第六百三十六章宗师传道,轰动道场

    第六百三十六章宗师传道,轰动道场 (第2/3页)

   若无深厚丹道造诣,若无对道经理解深厚,讲经说法时,是不可能诞生这番异象的。

    “这没想到凌霄道友竟深藏不露,这番造诣,恐怕在一众郡道院山长中也算佼佼者!”

    通达法师脸上那叫一个精彩。

    在此之前,他对仙庭的人事安排不满,心有担忧,可是眨眼功夫,他心中的不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欣喜——捡到宝了。

    通达法师欣喜只是一瞬间,不多时,他心思全无,整个人心灵放空,心神统统被浩浩荡荡的讲经声所吸引。

    原因无他,在楚尘开口讲经的一瞬间,心庙教化霞光应声飞出,披挂在楚尘周身,如神如圣,大放光明,普照道场所有听众。

    不仅是通达法师,观礼台上的高阶道行修为宾客,台下修士,密林深处潜伏的左道修士、妖族修士,乃至普通鸟兽虫豸,头顶一丝一缕教化霞光,齐齐望向高台,竖起耳朵倾听天音,陶醉在道经之中,如痴如醉。

    《灵宝度人经》共有六十一卷,每卷各立品目,内容据第一卷加以阐述。

    整部经典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阐述阴阳、三才、五行之妙,讲述宇宙生成,天地开辟,等天地大道,玄之又玄。

    第二类阐述保形养神,长生求真。

    第三类是祈禳济度,消灾解难,制鬼镇魔。

    整部道经博大精深,功德甚重,是上洞玄灵宝派核心经典,道藏开篇经文,法界源头。

    全篇六十一卷,楚尘自然无法一一讲解,他只是诵念开篇卷一,注解“灵宝无量度人”之经义,继而引申丹道修行,阐述内丹修行之玄机,勘破长生求真之法。

    这篇《灵宝度人经》内丹真意注解出自道门前辈上阳子,楚尘理解吸收,并且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在巨人的肩膀上添砖加瓦,形成了一套独属于他的丹道理论。

    诵念经文、注解经义,阐述内丹大道,颇为高深。

    在场听众,能跟上楚尘思维,完整理解参悟玄奥丹道妙法者,寥寥无几。

    不过,即便听不懂全篇,能听得一鳞半爪,对低阶修士而言也是受益匪浅,道行见涨。

    这也是为何听众起哄让道院山长讲经的原因。

    五品强者道法精深,感悟深厚,即便只是听懂一点就受益匪浅。

    然而,楚尘不仅仅是经学造诣,丹道造诣深厚,他还有心庙教化霞光,有【心诉神传】的神通。

    在楚尘讲经说法之际,霞光大放异彩,大展神通,经文真意在每一位听众心田衍化,仿佛醍醐灌顶一般,所有人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楚尘这一讲,从日出讲到了日落。

    城郊道场周边,所有生灵齐齐匍匐在地,一动不动,猛兽飞禽不捕食,鹿麂牛兔不食草,毒蛇虫豸蛰伏不动,静谧无声。

    仿佛也受到了圣人教化,沐浴大道之光。

    待到晚霞满天之际,飘荡在城郊道场的天音戛然而止,寂静的自然又重新恢复生机,禽飞兽走,虫豸嘶鸣.一切恢复如初。

    鸟兽虫豸悟不出圣人大道真言,白白错过了一场由凡入真的造化机缘。

    道场中的一众修士,妖怪们这会却是如梦初醒。

    不过,没有以往高人讲经说法结束,听众贺声如云的场面。

    讲经结束后,道场内外一片寂静。

    在场众人心神似乎还沉浸其中,一个个闭目养神,细细品味着方才的感悟。

    有人面带淡淡微笑,心情愉快,仿佛经历了莫大的享受,愉悦无比;

    也有人懊恼不已,痛恨自己走了弯路;

    也有人欣喜若狂,仿佛久困坎坷之路的人寻得了一条光明大道,激动莫名.

    郡都管通达法师第一个清醒过来,脸上满是回味之色。

    回味后,他心中极其惊讶。

    他精修佛法,皈依佛门,在道经上涉猎很少,可是此番听楚尘讲经说法,他竟也被深深吸引,差一点把持不住,生出了皈依道门的心思。

    “好一个中土天骄,倒是老衲有眼不识凌云木,万万没想到,凌霄道友小小年纪,在经学,丹道上有这般造诣,竟让老衲产生共鸣,出现了心诉神传的异象,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通达法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