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同是卧龙雏凤,安敢说谁是老6!

    第四百二十七章同是卧龙雏凤,安敢说谁是老6! (第1/3页)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4分钟,有9分容错空间,还将对手的内线防守核心打到5犯,港真,优势还在他热火队那边。

    接下来看小牛队怎么打?

    连续4次都打成功的他们,能不能在进攻上接着奏乐,接着得分?

    留给他们犯错的空间很少了,但从14投1中,落后15分的糟糕下,将比赛打到这里,还是很给人期待的。”

    “找到进球方程式的小牛队,还是继续原来的作业。

    基德继续找诺维茨基打配合,热火队的联防夹击,继续针对诺维茨基的接球单打。

    漂亮!

    基德又从韦德和哈斯勒姆联防的空隙中,用一个平平无奇的击地,分球给进到内线的诺维茨基。

    热火队退回去,对诺维茨基进行夹击,诺维茨基又双叒叕是策应传球,同样用一个击地,将篮球传球回三分线外基德的手中。

    大空位的三分机会,左侧75度三分线外,基德接,跳起,不带半点犹疑,扬手就是一记三分跳投出手……”

    韦德扑回来已经不中用了,为了执行冻结诺维茨基进攻的防守战术,放空就不可避免,机动能力再强,也照顾不了三分线外,只能赌基德的三分手枪里没有子弹。

    然而,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唰——!

    “进了,神奇的三分命中!

    基德太牛逼了!

    这个时间点,打成了一个非常nice的进球。

    这球非常关键,直接让小牛队将分差追到了6分。

    要知道,基德的投篮并不靠谱,前面的40多分钟时间,基德6投仅仅1中,三分投篮4中1,就拿了3分进账,打出‘基不攻’常规的表现。

    然而,几乎决定比赛命运般重要的一个三分,基德不讲武德,居然神奇的轰进了!

    没有想到,基德也是一个狠人啊……”

    93比87!

    小牛队续上了进攻火力。

    连续5次进攻都打进了,连进11分,比赛的风向很有可能吹向了小牛队那边。

    甚至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气势这个东西,真的是讲不清说不明,任谁都看得出来,小牛队势不可挡了。

    不过,小牛队并没有飘,球员脸上都很平静,按步就班地执行战术,扮演好每个人的角色。

    小牛队没人庆祝,也没人想装逼,想要激怒对手,只是安安静静地收割比赛。

    然而,这种无形装逼才是最致命的,小牛队众将明明已经迈着稳健的步伐赶上来的,脸上居然还是一幅莫得感情样子?

    就这举动,会让刚刚领先15分,就得瑟到拳击庆祝起来的詹姆斯,看起来像一个傻子!

    淦!

    这种对比伤害性不大,却侮辱性极强,换谁都忍不住了。

    “詹姆斯决定单挑起苏北。

    使出死亡缠绕,被詹姆斯用身体碾破了,苏北只能且战且退。

    杀到内线,在诺维茨基协防过来还没到的时候,秀了一个急停背身运球,拔起来就是两分后仰干拔跳投出手……”

    苏北大意了,没有想到,詹姆斯没有选择继续冲击篮筐,而是赌他的中投手枪里有子弹。

    詹姆斯无解的身体天赋这道难题,已经让苏北不会做了,现在没拍屁股,就换了一个进攻姿势,你拿什么来顶?

    哐当——!

    “投篮还是没有,詹姆斯的中投寄了!

    这是什么鬼的局面?

    热火队的运动战,从小牛队变阵容后,就没有进过球。

    和前面5分钟小牛队的进攻表现,不能说是相彷,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热火队还有6分优势啊!

    讲道理,应该慌的是小牛队才对,但是看现在的场面,很有可能是热火队先慌了。

    从赢定了的局面,变成还能救一下,这种变化,似乎对热火队心理的打击很大……”

    无论是韦德,还是詹姆斯,甚至是波什和钱莫斯,但凡运动战进球,哪怕一个,都能够杀死比赛,但热火队愣是不懂进攻了。

    甚至,拼死往篮筐里冲击造犯规,也不懂得执行了。

    面对夹击,选择用简单的中投来解决,似乎只要上帝站在他们那边一次,比赛就ko了,不用拼的那么尽。

    要知道,投篮可以是热火队最薄弱的一环,偏偏,选择用最弱的一环来出手,真他么是个人才。

    热火队的赢球经验,简直弱到爆炸!

    相比,小牛队的进攻,却沉稳的恐怖如斯。

    继续着明牌打法!

    问就是基德和诺维茨基打挡拆!

    居然玩的还是爵士队那一套,基德就是独宠诺维茨基一人。

    “韦德和哈斯勒姆开始不给基德出球,当阻止不了出球,立即夹击诺维茨基。

    然后……”

    就没然后了!

    诺维茨基继续选择分球,苏北接球,没有尝试三分,而是选择稳健的两分。

    “苏北进去了,他射了……”

    唰——!

    比起詹姆斯那个只有在外面蹭蹭,苏北的中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