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抽丝剥茧 4000+

    第四百五十二章 抽丝剥茧 4000+ (第2/3页)

的辽东,不能说是改革,而是叫重建秩序!

    重重思绪流转,李修亦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军情奏本,目光定格在殿中悬挂的辽东舆图上。

    一切旧有秩序皆被彻底摧毁的情况下,自山海关而出,整个辽东,如何推行土地改革,财税改革,如何建立有效的统治秩序,这些,已然不在他的顾虑之中。

    毕竟,无论是财税改革,还是土地国有改革,亦或者人才培养,他都为此准备已久。

    当初秦公府的钱庄商行成立,武院民科的出现,对朝廷官员的拉拢,皆是为了这场改革。

    而如今战事几乎结束,大军依旧顶着巨大的后勤财政压力,留在辽东,显然不止是为了各地的一些残敌。

    若真是为了残敌,留下一支偏师,再以一员大将镇守,便足以保证辽东的稳定。

    他如此做的最终原因,就是为了这场改革。

    纵使有着后世的见识存在,但,这是一场即将涉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改革,将奠定整个国家民族数百年的命运,由不得他不小心。

    自古至今,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当权者一声令下,就可彻彻底底的贯彻落实,是需要整个统治阶级齐心合力,去贯彻执行落实!

    大军驻扎于此,他这个大恒天子,脱离京城中枢,久久坐镇于此,就是为了时刻把握改革的方向,监督威慑所有参与进辽东这场改革的官员。

    他从来不敢高估人性,纵使这次改革参与的主体,都是他他亲手培养出来,并且精挑细选而来。

    一片旧有秩序被彻底推倒的土地,虽是重建新秩序大好时机,但何尝又不会居心叵测者肆意施加影响,借改革之名,中饱私囊的大好时机!

    他亲自坐镇于此,大军驻扎囤积于此,就如一柄锋利的利剑,悬于所有参与此场改革之人的头顶!

    这场改革,关乎大恒的国运根基!

    谁敢阻拦,谁敢阳奉阴违,暗中使坏,他就敢砍谁的脑袋,诛谁的九族!

    后金女真这么一个庞大的族群,都杀得只剩下几只小猫小狗了,内部蛀虫,他又岂会在乎杀上几个或者一群!

    “陛下,除锦州外,辽镇百姓已经统计清楚了。”

    正当李修思虑之际,匆匆走来的王五,亦是打断了李修的思绪。

    “多少?”

    李修问。

    “回禀陛下,初步统计,只有有六万一千八百余户,口二十万八千余人。”

    王五恭恭敬敬的将册子递到李修面前,低声汇报着。

    “这么少?”

    李修皱眉,接过册子一看,眉头亦是皱得更深了。

    “回禀陛下,这些年,辽东长年战乱,前两年,还灾乱不停,百姓民不聊生,奴才以为,人口恐怕缩水了一半都不止。”

    李修合上册子,再问:“辽东这边统计清楚没有?”

    “回禀陛下,绝大部分地方都还战乱不休,短时间内,还难以彻底统计……”

    “但奴才以为,建奴本就将汉民视为奴隶,动辄打骂,杀人如宰鸡,辽东的汉民,恐怕也为数不多。”

    李修眉头紧皱:“去告诉赵武,清查好的俘虏,就发上一月口粮,遣散到各个府县去!”

    “让各地新上任的官员做好接收准备。”

    “还有,派人赶赴朝鲜,告诉周遇吉,朝鲜的汉民,不管是投降的好,还是逃难过去的也罢,通通迁移到辽东来!”

    王五犹豫了一会,才忍不住道:“陛下,朝鲜也要改府立县,这样的话,朝鲜岂不是会不稳?”

    “嗯?”

    天子皱眉,眼中冷色已显!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王五噗通跪倒在地:“老奴嘴欠,老奴嘴欠,老奴掌嘴!老奴掌嘴!”

    殿中啪啪啪的掌嘴声不停响起,天子神色却是没有丝毫变化。

    他让内廷参与进改革之事,只是因缺可用之人之下的无奈之举,可绝不是他想让宦官干涉国事,也绝不是想看到宦官因此而插手他的决定!

    老老实实做好他安排的事,然后再回内廷老老实实待着,处理好内廷的一亩三分地,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

    “滚吧!”

    许久,天子才厉喝一声,王五猛的磕头,连滚带爬的消失在了天子视野。

    此时,李修之目光,才再次定格在手中的这本账册之上。

    不算锦州,辽镇汉民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