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下稳定的核心要素 (4000)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下稳定的核心要素 (4000) (第2/3页)

纷,锦衣缇骑四处,亦更是证明了这场风暴,估计不会小。

    外界动荡,而一切的源头,李修却早已将此事抛之脑后,御驾亲征一年有余,一年多时间,中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朝政事物积累且不说。

    最最重要的,因寿王之乱以及改革引起的朝堂及地方官员空虚,俨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今之大恒各省,俨然三种统治机构并存。

    一是传统的文官治国,二则是各地实土卫所,镇守治理一方,三则是各大边镇,军政一体,以将帅统领军队,治理地方。

    在他刻意的打压之下,传统的文官治国体系,影响力已是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为何辽东改革消息传开后,整个大恒天下,除了江南失控之地外,其余各地,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最重要原因。

    毕竟,要反抗,总得有力量反抗吧。

    一无兵,二无权,三无外敌相助,甚至连商业,都在内廷直属的那已然堪称庞然大物的钱庄商行辖制之下。

    连惯用的囤货居奇,低买高卖,从而携裹民意,威压官府的伎俩,都弄不出什么风波。

    如此之下,他要处理的,便是进一步对大恒的前明旧臣,进一步分化。

    拉拢顺从者,打压顽抗者,逐步肃清文官的这个统治体系。

    在未来,治国,必然还是得靠文人。

    文武之间的关系,是制衡,任何的一家独大,都是畸形的存在。

    如现如今的军政一体,虽在他的手中,是加强了他对各地的掌握,但如此下去,要不了多少年,藩镇军阀,便有了雏形。

    完全可以说,现如今他倚仗的根基,继续成长下去,不及时扭转更改的话,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成为整个大恒天下最大的威胁。

    当然,至少现如今,他在军中,还是有着绝对威望,如陕西三边总督,以及京城三边总督,两位堪称大恒最大的“藩镇首脑”,他一纸令下,便改调他处。

    这两处个大恒最大的“藩镇”,便被直接拆分,显然,他也不会再设总督之人了。

    当然,如今之大恒,在改革这种违逆天下人心的大策之下,他的可用之人,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

    如此,他自然不可能自废武功,倚靠军队维持强权这种局面,还是得继续保持下去。

    只不过,是由“大藩镇”,拆分成“小藩镇“而已。

    待未来,改革贯彻落实,天下人心稳定,再慢慢的扭转改变这军政合一带来的弊病。

    最终,待达到传统的稳定局面,一代盛世,自然也就出现了。

    思绪流转之间,李修似是想到了什么,却是突然自嘲一笑。

    他一直不喜满清,但如今,他的统治之路,却和满清,并没有什么区别。

    满清以女真起家,以小族统治大族,族群的差异之下,再加之女真被刻意拔高的地位,满清皇帝,天然就拥有了一个极其可靠的基本盘。

    不管是为了族群,还是为了地位,女真人在这汉土之上,在这满天下汉人环绕之间,在这清晰至极的满汉之分上,自然都会紧紧的拥护在满清皇帝身边。

    极力拥护维持着满清皇帝的权势地位,维持着满清的统治,如此,他们的地位权势,才能继续保持下去。

    再加上满清八旗最初的赫赫军威,那无人可挡的威势!

    这也是为何八旗马踏中原,留下无数血腥与惨绝人寰,依旧能让天下人老老实实跪下唱征服的原因。

    如此一个牢不可破的基本盘,自然足以支撑雍正的新政改革,当然,这也是哪怕英明如雍正,对腐朽的旗人,都没有动太多手段的原因。

    原因无他,他的统治根基,满清的统治根基,是旗人!

    而他如今走的路,事实上,和满清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的基本盘,是武勋!

    只不过不同于满清的是,满清的基本盘,旗人,只要刻意保持满汉之分,再保持旗人与汉人的地位差距,在族群的差异之下,满清的这个基本盘,就不会变色,哪怕再腐朽,哪怕内部有差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