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东风已起!(60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东风已起!(6000) (第2/3页)

头皮出声,话还未说完,天子点了点头,便看向了内廷王五:“各镇及各卫所,今年赋税收入为几何?”

    “回禀陛下,各卫所共计上缴余粮四百二十万石,后因战事绵延,又下拨粮有三百一十二万石。”

    “各镇之地,共计上缴银七百五十二万三千六百两,小麦一百三十二万石,粮八百二十三万石,丝绵折绢十万丈一尺三分,马草……还要再加上辽东缴获金银统计,金有五十二万两,银七百二十八万两,粮一百三十二万石……”

    “各地赈灾共拨给粮三百二十五万石粮,银两百五十三万两,各镇城防修缮拨给银一百六十八万余两,将五十三万石,辽东重建,时至如今,已耗费粮两百二十万石,银两百八十二万余两……”

    “还有平抑各地粮价,共计耗银一百三十六万余两……”

    “战时供给各部军粮及封赏,不算各卫所消耗之粮,也共计达八百六十八万石,银一千两百三十二万余两!”

    “还有朝鲜以及登莱江南两水师,以及……”

    “综上统计,由于今年这一战,今年收支完全失控,内帑亏空巨大,未来几年的赋税收入大半都要用来填补亏空………”

    听到这个数字,天子自然没有太大神色波动,这些数字,他可谓是早已了熟于心。

    钱粮消耗的大头,自然就是这场持续了一年有余的战争。

    天大的内忧外患之下,战争,可不仅仅是北疆对蒙古后金的战争,大江南北,无论是数十万营兵,还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卫所,几乎就没有一支军队是闲着的。

    大恒记录在册共有兵将一百一十八万人,可想而知,供应这么庞大的军队,进行一场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的战争,消耗有多么恐怖!

    军粮随着部队转进而转运,转运距离近尚且还好,距离远的话,如当初转运粮草到朝鲜,路上人吃马嚼,还有那很多地方,根本算不上路的路,一百石粮食,真正运到前线供给大军的,连十石都不到。

    仅仅是军粮供给,赋税的那看似庞大的钱粮收入,就完全不够,当初一部分,都是倚靠钱庄商行的存在,从用银购买,到拆借,再到最后的直接调用,这也是为何江南之地的形式,从一开始的把控全局,到后来大半个江南直接失控的最重要原因。

    江南富庶之地,之前的掌控,在没有彻底推倒重建之前,本身就全靠经济民生上的制衡,达到一个勉强的平衡。

    北方这边如此大的放血,江南民生经济的制衡,自然瞬间告破,也就自然而然,导致了江南的彻底失控。

    而且,还有数十万营兵每月的军饷供应,亦是一个天文数字,再者,这一场战争,死伤近十余万,按照规定的抚恤,再加上对死伤将士家属的赡养,一年的赋税,都拿来供给,恐怕都有所不够。

    事实上,战争结束至如今,封赏已经完成,但抚恤的事情,限于财政天大的亏空,却还是举步维艰。

    宁波市舶司那几十万两关税,几乎是连内帑库房都没进,便丢进了抚恤的天坑之中,连个泡都没冒起来。

    天子淡然,群臣在这个数字面前,却是哗然。

    正如内忧外患之下,那大恒必亡的定论!

    谁不知道大恒强兵纵横披靡,无人可敌!

    但这个定论,却还是流传天下,成为当初的天下共识!

    究其原因,就是几乎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以重重内忧外患之下,承继大明烂摊子的大恒,财政之上,根本没能力维持住当初的战争。

    当初对这场战争的预想,那就是大恒强军纵横披靡,最终在钱粮的难题下,轰然倒塌!

    哪怕是后来战局进展愈发顺利,抱着这种念头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哪怕是后来战局已经,对很多人而言,最大疑惑,依旧在于,大恒,是怎么维持住这场战争的。

    现在数据摆在面前,事实似乎才一清二楚。

    支撑起这场战争的,从来就不是朝政中枢的国库,而是独立与朝廷以外的另一套军政体系。

    这套被天下人诟病的体系,其高效程度,显然,远远超出了天下人的认知。

    尽在边疆,尽在战乱之地,却硬生生的扛起了这天崩之局!

    如此对比之下,这个朝廷的作用……

    如此念头流转之下,群臣的哗然持续片刻,却是诡异的平静了下来,一股莫名的压抑,亦是再次笼罩了整个朝堂。

    “朝廷的赋税,如何?”

    这沉寂之间,天子轻笑一声,随即看向户部尚书刘起元,缓缓出声。

    这一刻,天子这淡然的声音,对刘起元而言,就仿佛是催命符一般。

    有了那让人震撼的珠玉在前,朝廷这不堪入目的数字,他又怎么有脸说出口!

    纵使不说这个不堪入目的数字,但刚才内廷的统计,已然清楚说明,大恒,完全是靠天子的那一套体系撑起来的,朝廷,可谓是不仅没有发挥丝毫用处,有丝毫帮助,反倒是出尽纰漏,一次又一次的拖后腿!

    犹豫好一会,刘起元才朝天子一拜,缓缓出声:

    “昭武二年一年时间,朝廷收粮两百二十余万石,银一百八十万两!”

    “而一年时间,赈灾便消耗了粮八十万石,银三十八万两,工部修通州至京城之路,原预算三十万两白银,如今已是消耗银六十万两。”

    “户部差遣土地统计,耗银达五十六万两……”

    “还有……”

    一句句话缓缓而出,群臣的脑袋,亦是越来越低。

    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前面的光辉太盛,轮到他们这汇报,俨然,不堪入目!

    “呵……”

    当刘起元汇报完毕,天子却是忍不住轻笑一声:“看来朕的朝臣们,这天下的官员们,可都是天大的圣贤啊,连俸禄都不要,都还尽职尽责的为大恒办事!”

    此言一出,殿中瞬间死一般的沉寂,文武百官,甚至连呼吸声,都下意识的放缓了起来。

    “朕来给你们算算,各大边镇之地,想来顶多也不过大恒天下的半数吧!”

    天子站起身,面若寒霜:“半壁大恒天下,已经将大恒撑起来了!”

    “你们告诉朕,剩下的半壁天下,都在干什么?”

    “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