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第五百一十五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第2/3页)

其是刘起元,自任户部尚书起,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却难敌日暮西山,难敌无穷困扰,何曾敢如此奢望过!

    而天子,倒也淡然,群臣只知道这看似不菲的收获,却不知,这一年时间中,他这个天子,在辽东这个百废待兴之地,耗费了多少精力,耗费了多少钱粮!

    将政策贯彻下去难,维持这个政策持续更难,保持执行政策的统治阶级之高效,更是天大的难题!

    这一年时间,为了保证辽东官僚体系的高效性,锦衣卫几乎遍布了辽东每一处有百姓存在的地方。

    张默更是毫无保留的执行了他这个天子严苛的官员政策。

    一年时间,辽东落马的官吏,便有千人!

    几乎将整个辽东的官员体系,都陆续更换了大半!

    驻守辽东的万余营兵,以及几大卫所,近十万大军,一年到头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整个辽东清扫了一遍又一遍。

    什么后金残敌,什么土匪山贼,几乎在辽东消失!

    如若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精确的田亩人口统计数字,也不可能能够在一年多时间里,构铸起成熟的改革体系,更不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从百废待兴的战乱之地,至蓬勃向前的稳定之地的转换。

    更别说,百废待兴之下,数十万百姓,近十万大军,几乎全靠他这个天子从牙缝里扣着钱粮养着。

    纵使辽东赋税年年节节高,也至少要五年左右,才能将之前的海量投入,彻底平衡。

    好在,过程是崎岖的,收获是光明的。

    辽东这百废待兴之地,都能有如此赋税收入,待到整个大恒天下,改革完成,贯彻落实……

    昭武一朝的丰功伟业,才是真正开始之时!

    当张默的声音落下,天子才再次看向群臣,缓缓出声:“诸卿若有疑问,可尽管向张爱卿问询。”

    天子话音落下,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改革之策,群臣自然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们有疑惑,也是在政策执行落实,以及政策保持之上。

    很快,便有朝臣发声,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朝臣发问。

    这场朝议,俨然演变成了一场辩论会,群臣发问,辽东巡抚张默回答。

    如赋税收取,田亩统计,人口统计,商税收取,以及税务司的归属,田地分配,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