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顺藤摸瓜

    第六百三十章 顺藤摸瓜 (第1/3页)

    “督查司,缉私司。”

    笔锋落下,最终,在这两个市舶司所辖部门之名上画上了两个大大的叉。

    望着这两个衙门之名,张煌言眸光微动,一手将市舶司建立,对市舶司职能,他自然是清楚得不能再清楚。

    督查司司职市舶司税务监察。

    缉私司司职缉私之事,与水师,以及海疆缉私卫所对接,巡查海面,海疆,打击走私,同时负责封堵商船,即船舶回港途中﹐与水师战船前去接应商船,封存商船货物。

    水师押送商船回港之后,便由检税司检查商船货物种类数量,搜查船员船舱,检查有无私藏,有无禁忌之物,同时按货物珍贵程度,针对货物不同,而收取比例不同的税银。

    最后,便由泊船司按商船停放时日,收取泊船费用,以及货物入仓后,由仓管司收取仓库保管费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督查司,缉私司,及检税司。

    而走私之事,绕不开的,便是缉私司,而缉私司,避不开的,便是督查司的监察。

    至于检税司,若走私的话,入港的可能,显然不大。

    沉吟片刻,张煌言从桌案上拿起一摞官员档案,按大恒制,文武者,皆录有档案,上书文武详情。

    档案上,督查缉私两司近百官员,从家庭情况,到官场履历,以及历次晋升提拔上官评语,皆是记载得一清二楚。

    其中大半,张煌言也了熟于心。

    因当年大恒的特殊形势,如今之大恒,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官员,是民科以及武转文,现如今,也陆陆续续有税务院的学子任官。

    泉州市舶司,自然也是如此,这三类官员,俨然占据了绝大多数。

    正统的科举之士,反倒是极少数。

    而民科也好,还是武转文,以及现阶段的税务院学子,显然都和军队脱不开关系。

    翻阅着这些档案,张煌言的心,俨然已经低到了谷底。

    以往没察觉这般走私脉络,尚难对此有所联想,但现在,察觉到了……

    这么多军中出来的官员,其背后,有着多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完全是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