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盛世之雏形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盛世之雏形 (第1/3页)

    而已经持续了多年,且必然还将持续多年的以工代赈,相比最开始实施的庞大规模,在经历了这些年的土地改革,财税改制,朝廷赈济,迁徙之策等等政策数管齐下之后。

    时至如今,大恒的受灾百姓,已然从当年的以千万计,到现如今,缩小到不到三百万受灾百姓,以工代赈的规模,自然也随着灾民的减少,而随之减少。

    毕竟,迁徙之策,是与以工代赈之策相辅相成的,工程完工,且当地无法负担足够之百姓,那便会策划迁徙。

    相对应的工程完工了,那超出当地土地承载负荷的灾民便开始迁徙,随之而来,便是一地完善的道路,水利设施,而这一地,百姓又被迁徙大半,纵使天灾绵延,也足以使得当地剩下的百姓生活下去。

    待到天灾散去,完善的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便足以让当地瞬间完成从灾贫到富裕的转换,因天灾而被限制的土地承载,也必然会释放而出!

    大恒的以工代赈,及迁徙之策,便在各大灾地相辅相成的运转着,什么时候天灾散去,什么时候,这套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秩序,也便到了使命终结之时。

    可事实上,至现如今昭武八年,天灾却依旧未曾有过丝毫消散,反倒是愈发严重且蔓延!

    而这个昭武八年,在历史上,也刚好是大明即将天倾之时,也是历史上天灾人祸彻底席卷天下的开始。

    唯一庆幸的是,大恒的存在从根本上杜绝了历史上那一场席卷整个天下,绵延了数十年的悲惨人祸。

    且,大恒秩序稳固的情况下,历史上那一场堪称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的大疫,也被彻底防患于未然!

    纵使北方旱灾绵延,南方冰灾雪灾涌现,但在朝廷强而有力的赈济措施之下,带来的恶劣影响,也被压制到了最低点,绝不至于出现饿殍千里的残酷之景。

    显而易见的是,大恒的以工代赈之策,还要持续很久,以工代赈,只要天灾不曾消散,也是治标不治本,故而,迁徙之策,也依旧还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