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给公子帮点倒忙

    第六百三十二章 给公子帮点倒忙 (第1/3页)

    王绾是个讲信用的人。

    收钱办事,就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还要还贷款。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奏折,送到了嬴政案头。

    李斯,同样是个需要钱的人,同样完成了高质量的奏折。

    嬴政看了之后,果然重视起来了。

    当朝宰相和廷尉,同时提到相同的事,不能不重视。

    于是,几位重臣被叫到了书房。

    其实王绾和李斯的奏折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希望嬴政早立太子,并且暗示说,立太子要立嫡立长,最好定下这样的规矩,如此一来,国家才能安定。

    等众人到了之后,嬴政把奏折给他们看了。

    李水沉默不语。

    他知道嬴政又犹豫了。

    虽然在举行大婚的那一天,嬴政曾经向李水暗示过,要立伏尧为太子,但是毕竟没有宣布。

    而在李水出现之前,嬴政都在着重培养扶苏。

    那么多年的认可,不可能因为李水出现的这几年,就烟消云散。

    更何况,王绾和李斯在奏折中列举了很多废长立幼的惨痛教训。

    而嬴政如果打定主意立伏尧,就根本不会把重臣们叫来,直接随手把奏折扔了就好了。

    他把大伙叫来,就代表他确实犹豫了。

    李水恼火的看着王绾和李斯。

    这两个人,简直是搅屎棍啊。

    王绾看到李水的目光之后,微微一笑,凛然不惧的说道:“谪仙不要这样看老夫,老夫这个月的贷款已经还上了。”

    李斯也微微一笑,说道:“老夫也还上了。”

    随后,他和王绾对视了一眼,惺惺相惜的笑了。

    这两个人忽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以前总是怕谪仙背后使阴招。但是自从欠了谪仙的钱之后,就再也不用怕了。

    谪仙如果把人害死了,那找谁收钱去?

    因此,谁欠了谪仙的钱,谁就安全了。

    只要每个月还上贷款,就一身轻松了。

    李水干咳了一声,对嬴政说道:“陛下,臣以为……立太子确实应当慎重。应该立贤,而不应该立长。”

    “如果长子是昏君呢?如果长子是暴君呢?如果长子是弱智呢?”

    嬴政有些不快的看了李水一眼。

    李水干笑了一声:“臣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没人喜欢听自己的孩子被这样吐槽。

    不过,嬴政也知道李水说的是实情。如果一味地立嫡立长,那不是变成赌博了吗?

    如果长子贤明,那么天下就太平。如果长子昏庸,那么天下就大乱。

    更何况,嬴政往上数几代人,也并不是立嫡立长才做秦王的。

    因此,他对这个制度并不感冒。

    只是丞相提起来,觉得应该考虑一下罢了。

    王绾见嬴政似乎被说动了,连忙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我大秦已经取得了天下,应该将一些东西规范一番。”

    “譬如立储君一事,应当形成一套规矩。如此一来,应当继承大位者,可以认真钻研政事,而不应当继位者,可以少了觊觎之心。”

    “日前胡亥公子,便是有了一些不自量力的企图,最终落得远赴印度的下场,每每想起来,老臣都叹息不已啊。”

    嬴政一听这话,顿时动容了。

    胡亥的事,确实是他心中的一个痛处。

    好好的儿子,为了皇位,竟然陷害自己的兄弟。

    嬴政长叹了一声:“丞相言之有理啊。”

    他又看向李水:“不过槐谷子所言,也颇有道理。立嫡立长,这办法太懒,也太笨了。”

    李水干咳了一声,说道:“臣……倒是有个好办法。”

    嬴政好奇的问道:“怎么?”

    李水说道:“臣建议陛下在议政殿设立一个金匣。派可靠之人,日夜看管。”

    “陛下将中意的太子人选,写在一张锦缎之上,然后放在金匣当中。”

    “如此一来,公子们都知道太子的人选已经确定了,却不知道太子是谁。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太子成为众矢之的。”

    “而那些公子,也不会再有非分之想,陷害别人。毕竟,这太子究竟是谁,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