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凤凰厂的宝贝疙瘩

    第三章 凤凰厂的宝贝疙瘩 (第2/3页)

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1990年,凤凰厂还没有普及电脑,更没有CAD绘图软件,大家都是清一色的手工绘图,有人甚至开玩笑的说过,一天的工作从削铅笔开始。

    没错,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铅笔,只有将铅笔削好了,才能开始接下来的工作。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林峰打量了一下整间办公室,又熟悉了一下自己桌子上的东西。

    除了绘图板,丁字尺,圆规、直尺和铅笔之外,还摆着着一本本的工艺规程,也摆着好几本专业书籍。

    看得出来,原主是一个喜欢看书,喜欢钻研的人,平时话比较少,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是一个挺老实的人。

    406车间是凤凰厂的核心车间,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一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如发动机上的各类轮盘类零件。

    不管是压气机轮盘,还是涡轮盘,都是发动机上的核心关键零件,加工精度高,加工难度大。

    好在诸如涡桨六发动机从七十年代开始加工制造,到目前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大家的工作量不算大。

    其实,整个凤凰厂的工作重心都基本放在新引进的涡轴发动机上,发动机型号为涡轴八甲发动机,后来才定为WZ8A,WZ8B,WZ8C等。

    刚熟悉了一下环境,林峰的耳边就传来同事们的谈话声,他们正在谈论刚买回来的数控五坐标联动立式加工中心。

    “那台五坐标加工中心已经到了,听说是昨天到的。”

    “那岂不是今天上午就要开箱,等一下一定要去看一看。”

    “......”

    听到同事们的谈论,林峰心中道,在1990年,放眼国内估计也没有几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吧。

    这台加工中心是凤凰厂的第一台高端数控机床,费了老大一番力气才从国外进口的,花费了三百多万元。

    在1990年,三百多万是什么概念,普通人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呢,大部分人两百块都不到。

    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进口这样的高端设备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