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第2/3页)

、指挥调度,以及处理和转送影像侦查资料等等。

    “老板,我们第一个地面控制和指挥室开始建设,也将是计划之中一共六个控制和指挥室之中最早开工建设,也将是最早将设完成的.....”

    第一飞机制造公司的几位高层陪同林峰视察建设之中的地面控制和指挥室,也介绍着这里的一些情况。

    在第一飞机制造公司,林峰几乎呆了一整天,中饭也是在这里吃的,直到傍晚时分才乘坐直升机回去。

    不但具体的了解了这架无人机的制造进展,顺便也看了‘飞龙’战机,‘胖妞’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生产情况。

    这两架飞机改型之后全面进入量产,尤其是‘飞龙’战机每月的产量达到了一百数十架。

    几天之后。

    林峰没有想到雷火武器设计公司的孙翔一行人会主动的找到自己,向自己汇报他们的工作进展。

    汇报一番之后,他透露了一个情况,“老板,军方和造船厂有关人员找过我们,询问我们是否能为我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量身打造一款导弹。”

    对于这艘新型导弹驱逐舰,林峰当然比较了解,它现在使用的是氢能发动机,且海试非常出色。

    用上了氢能发动机之后,它的动力系统绝对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雷达系统也不错,需要提高的是它的武器系统。

    它现在使用的是海红旗系列远程舰空导弹,这款导弹还没有发展到红旗九,红旗九还在研制阶段,正式列装估计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

    暂时还没有红旗九,军方想要一款先进的舰载导弹,将目光瞄准了雷火科技工业集团非常正常,林峰觉得一点都不奇怪。

    林峰道,“你是怎么回复他们的呢?”

    孙翔道,“我们没有给明确的答复,一切需要请示老板之后才方便回复他们。”

    林峰原本是对舰用导弹不怎么感兴趣的,雷火武器分公司已经有这么多出色的武器,没有必要进军舰载导弹研制领域,现在似乎有一点不一样。

    军方和造船厂都主动找上门来了。

    就当再为国防事业做一点贡献吧,帮我们的海军研制一款世界最先进的舰用导弹似乎也不错。

    另外,在系统之中确实有多款舰用导弹的技术资料,最差的都是第四代导弹。

    海红旗九,漂亮国的标准二导弹,以及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舰用导弹都是第三代,第四代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列装,最多只是在研制的起步阶段,距离真正列装起码还要一、二十年的时间。

    如其中有一款在林峰看来非常出色的第四代防空导弹,完全可以装备在我们的水面舰船上面。

    这是第四代中、远程防空导弹之中的佼佼者。

    也是一款超高音速导弹,具备打得远,打得准,飞行速度快,无法被拦截的特点。

    它的最快速度可以突破10倍音速,一旦诞生,彻底打破目前世界上最快导弹的记录,正是因为它的速度快,就算再过二、三十年估计也难以被拦截。

    兑换它需要的“成就点”不算多,只要1200点,至少在林峰看来非常的划算。

    林峰道,”如果军方和造船厂的同志再找上门来,你告诉他们,我正好在考虑研制一款新型导弹,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

    瞬间,孙翔惊喜!

    万万没有想到,老板居然在考虑研制一款新型导弹,他对老板的技术水平是非常崇拜的,雷火武器分公司目前的精确制导炸弹,导弹等等都是老板指导大家设计研发出来的。

    “老板,您能透露一下吗,这是一款什么样的导弹。”

    林峰也不隐瞒,微微一笑,然后开始介绍起来。

    “目前,只是我的一些构想,还没有来得及亲自设计,但和你说一说也无妨,这应该属于第四代防空导弹,最大射程起码6、700公里,可以在军舰上,甚至是民用驳船上发射,最大速度可以超过10倍音速.....”

    听了介绍之后,孙翔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心中想道,这样的一款导弹一旦研制成功,一旦装备在我们的军舰上,那只要装备这款导弹的军舰的战力就会直线上升。

    这是典型的超高速导弹!

    一旦锁定目标,那是一打一个准,不断是海上目标,还是空中目标,逃都逃不掉。

    走出林峰的办公室之后,孙翔心中还是震撼的,久久的未能回过神来。

    林峰呢,目送孙翔离开之后,打开系统看了看这款导弹的介绍,兑换价格1200成就点,想了想之后,还是兑换了出来。

    超级金属的兑换不急,慢一点无所谓,反正目前现有的金属材料,或者是非金属材料都够用。

    兑换成功!

    原本4500+的成就点还剩下3300+,大量的技术资料出现在林峰的脑海之中,同时,在电脑的硬盘里面也保存一份,方便以后打印技术资料,不用自己再苦逼的去绘制设计图纸等等。

    这些技术资料一出现在脑海之中之后,这一枚导弹仿佛就是林峰亲自设计的一样,对这枚导弹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弹长:5.6米

    弹径:0.32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