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合资伙伴

    617.合资伙伴 (第1/3页)

    “为什么不行?”

    两人聊到中途,周达荣对顾允的意图摇了摇头,一票否决。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不可能全面放宽,也不可能降低。”

    面对顾允的追问,周达荣推了一下鼻尖上的眼镜,笑眯眯解释道。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及,将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

    这个信号不光光被顾允拿来运用,也同样被部分业界人士解读为“新能源准入门槛降低”。

    “政策出台只是为了给更有激情和干劲的企业一个‘机会’,但前提是这些企业必须有实力、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在中国市场,虽然正式销售的时间不足半年,但目前特斯拉MODEL S的进口量已经突破1000辆,月均销量超过任何一款本土纯电动产品。我们有这个能力。”

    顾允对身边的贺璇使了个眼色,小助理马上拿出一张数据对比图,递给周达荣。

    “我当然听说过大名鼎鼎的特斯拉了,也知道你们有这个能力。”

    周达荣笑了笑,也不再打着官腔兜圈子,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

    “即使顾总你是特斯拉的大股东,也改变不了它是外资企业的事实,目前的政策是这样”

    根据中国的外商投资政策,外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工厂,需要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在2014年,这种合资合作的要求是外方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即外方最多只能持有合资公司的一半股权。

    特斯拉是纯外资企业,这样的合资伙伴要求本身就是一项障碍。

    “除此之外,我们可能还希望通过外资汽车制造商进行部分技术转让,以促进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

    周达荣停顿片刻,继续补充道。

    明眼人看得出来,特斯拉的模式其实是有可能被复制的。

    因为相较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模块更为简单,包括动力系统等主要部件都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

    对于拥有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