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彭越

    072 彭越 (第1/3页)

    夜色如水,凉风如幕。

    黄贺的车队,在秦直道上缓慢行驶,木质的车轮碾压着泥土,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条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秦朝古道,是秦始皇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之一。

    横有秦长城,纵有秦直道。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宽50余米,全长七百多公里,整条路用黄土制成。

    就算隔了两千多年的后世,秦直道上仍旧寸草不生,堪称奇迹。

    要想富,先修路。

    秦始皇虽然没听过这句话,但是这条秦直道发挥的作用,是无法被时间磨灭的,反而会随着时间流逝,越发证明秦始皇的英明。

    黄贺微闭着双目,脑子里盘算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忽听窗外大娃低沉的声音道:“大仙,前面就是华胥镇了,要不咱们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再赶路吧。”

    黄贺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筋骨,“华胥镇?离骊山还有多远?”

    “禀大仙,只有四十余里。”

    黄贺极目远望,只是天色已黑,目光所至,黑漆漆的一片。

    天上乌云密布,遮掩了星光。

    还好黄贺的武陵神车大灯一开,照亮了前方二三十米的距离,赶路不成问题。

    “此处崇山峻岭,不宜扎营。”英布突然开口道。

    嗯?

    黄贺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这英布自打跟了自己,就跟徐庶进曹营一样,一言不发。

    今天怎么转性了?

    英布被选拔成为黄贺的贴身侍卫,身上始终不曾卸甲,防刺服、甩棍、还有一柄黄贺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工艺品长刀,在车床的加工下,已经开了刃。

    这把刀是黄贺在淘宝上,花了200块钱买的。

    全长80cm,柄长25cm,刃长50cm,重六斤七两,造型跟唐直刀有些类似。

    黄贺曾经拿这把长刀跟这个时期的青铜剑对砍,战绩是10——0!

    英布得到这把唐刀后,开心的不行,整天拉着别人比试,搞得现在整个黄家军都嫌弃他。

    这次出行咸阳,黄贺只带了100个侍从。

    在咸阳城附近,并没有成群的匪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但出于安全考虑,这些侍从,都是全副武装,保安八件套齐备。

    只不过他们手中的长柄警棍,都换成了磨尖的空心钢管,既轻便,杀伤力也大。

    除了英布、大娃几个人骑着马,其余众人,则坐在马车或者驴车上,倒也不算辛苦。

    四周的山林静悄悄的,山风呼啸,越发的冷冽。

    黄贺坐回车里,关上了车窗,咒骂道:“这鬼天气,忽冷忽热的,白天还是艳阳高照,穿着开裆裤都嫌热,一到晚上,就冷的吓人。”

    车窗外,二娃嘀咕道:“哥,我这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不会遇上什么山精野怪吧。”

    “别瞎说,这太平世界,哪来的妖怪!”大娃呵斥道,同时紧了紧衣领。

    黄贺带来的《西游记》、《封神演义》风靡工地。

    不但有连环画,还有录音机、大荧幕,可以说,骊山的娱乐活动,堪称当世之最。

    ……

    华胥镇隶属西安蓝田县,地处蓝田县西北,东邻曳湖镇,南邻灞水,西面是洪庆街道,北枕骊山。

    华胥镇北面,秦直道的山坡上,一个青年趴在山坳里。

    这个青年就是彭越。

    现在的彭越,只不过是一个巨野湖中的渔民,聚众为盗。

    他听说骊山这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