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董云生

    129 董云生 (第1/3页)

    他要确保在自己手下讨生活的老秦人,吃饱喝足,这样才能最大的激发他们劳动积极性。

    “请黄大仙放心,咱们钢厂的食堂伙食好着哪,每天都有大肥肉可以吃!”

    “四娃,给我也来一份。”黄贺笑眯眯道。

    四娃赶紧起身,亲自为黄贺端来一碗白米饭,这是黄贺从现代带过来的大米,只是这些大米里面掺了许多粟米,看起来花花绿绿的。

    黄贺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大米不够吃的?”

    四娃解释道:“黄大仙您误会了,我们这些苦哈哈,哪能顿顿吃大米?”

    “您是不知道他们的饭量,一顿饭少说能吃两碗冒尖的大米。”

    “您带来的大米虽多,可咱们也不能这样浪费。”

    “经过钢厂领导的统一商量,咱们就决定,掺杂三分之一的粟米、三分之一的小米,这样既能让工人们吃饱,还可以大大降低消耗。”

    “这掺杂了粟米的大米饭,吃起来也很香。”

    黄贺并没有因为四娃的解释而松口气。

    “工人们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伙食跟不上,他们的健康就无法得到保证。”

    “我知道你们是为了骊山县着想,是想替我节省,可是不能用这种方式节省。”

    “传达下去,从今天开始,要一半粟米,一半大米,绝不能让工人兄弟饿肚子。”

    四娃站了起来,如同接受训斥的小学生,微微弯腰,俯首帖耳,恭敬的听黄贺的教导。

    “是,黄大仙您批评的对,下午我就立即召开会议,传达您的指示。”

    四娃此时的心态有些紧张,寻思:黄大仙是不是对我有不满,特意在员工伙食上敲打我?这伙食的标准,我也是对照其他诸如家具厂、陶俑厂来执行,怎么到我这里就行不通了?

    却听得黄贺说道:“四娃啊,我并不是批评你,你也有你的难处,粮食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是再苦不能苦百姓,他们是最不容易的人。”

    周围的劳工听到黄贺的话,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下来了。

    看看,看看!

    看看人家黄大仙说的话,再苦不能苦百姓,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黄贺继续道:“粮食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回头我跟陈老说,让他尽量供应,不会让你为难。”

    这种往大米饭里掺粗粮的做法,黄贺非常理解。

    他从现代运输的粮食,很难供应所有的人,而且他的这些粮食,还有一大部分要送到咸阳。

    咸阳的王公贵族,加起来少说也有数万。

    再算上他们的仆人、家奴、门客,这就是十几万的需求量。

    这个问题陈楚生也跟自己反映过,但是被自己否决了。

    “看来还是要自给自足。”黄贺叹口气,“农业为立国之本,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的发展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很容易被人掐住脖子。”

    秦国的粮食生产力有限,每亩地能产出百十斤的粟米就很不错了,这极大的限制了粮食的产出。

    而种地这种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要根据时节来耕种。

    同时还要顺应天时,如果风调雨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