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七娃养猪

    355 七娃养猪 (第1/3页)

    离开了钢铁厂,黄贺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到了养殖场。

    养殖场的厂长是七娃。

    当初10086号工地里面,跟黄贺最先接触的几个人,陈楚生、狗剩子、大娃他们七兄弟。

    七娃跟黄贺的关系要浅一些,大概是因为他不善言辞,年纪小的缘故。

    可黄贺并没有亏待他们这群老弟兄,所以还是把这些肥的流油的工厂,交由他们管理。

    人心都是肉长的,任人唯亲并不算是一个坏的习惯。

    如果贸然启用的都是新人,能力先不说,单说这信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黄贺的胸中有沟壑,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怎么管理这些东西都存在他的脑子里。

    底下的人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行他的意志就好。

    在细节上或许需要专业人员来修补,但是打的方向上,只需要黄贺一个人的声音就够了。

    养殖场设置在骊山的南面的仁宗乡。

    此处养殖场占地面积广阔,足有一万多公顷。

    北靠骊山,南临戏河。

    有山有水,人畜兴旺。

    在养殖场内,还挖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以方便养殖场内的牛羊饮水。

    养殖场内现有牛一千头、猪5000头、羊20000只、其余的鸡鸭鹅总计在十万只以上。

    养殖场里面雇佣了仁宗乡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的也是包牲畜到户。

    七娃按照黄贺的意思,每家每户负责一部分的牲畜,要确保其不掉秤、生产健康。

    长成以后,会给这些养殖户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由于骊山的百姓生活富足,还有军队的大量消耗,养殖场的牲畜压根不愁卖。

    相比于种地来说,养殖的风险虽然大了些,但是收益也是相对要高。

    仁宗乡的百姓也是热情高涨,他们本就有蓄养牲畜的经验,所以在养殖场内做工也是得心应手。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养殖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养殖的牲畜会得病。

    牲畜得病跟人一样,一得就是一大片,一死也是一大片。

    所以必须要有专业的饲养员来喂养。

    琼英望着一望无际的畜牧场,只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