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乌鸦

    385 乌鸦 (第1/3页)

    杨巅峰继续道:“咱们乌氏县,虽然是秦国的下属郡县之一,可实际上,从县令、县丞、县尉到底下的小官,那都是乌家的人。”

    “在乌氏县境内,咱们只知有乌氏倮,乃不知有秦国。”

    “每年的税收,除却交给秦国朝廷一份,同时还要交一份给他们乌家,所以乌氏县百姓的生活很苦。”

    黄贺有些奇怪,问道:“既然这样苦,为何不迁移到别的郡县?他乌家在乌氏县牛逼,难不成还能一手遮天?这天下始终是秦国的天下。”

    杨巅峰叹了口气,这已经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仿佛所有的倒霉事,都在这一天发生了。

    “说起来容易,可秦国的户籍制度森严,随意迁徙,非但周围的郡县不会接纳,还会将你定为流民,所以没人敢跑啊。”

    流民,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受待见的。

    古代的将领就喜欢杀流民,因为可以杀良冒功。

    没有户籍的人,在法律上,并不受到保护,跟奴隶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秦朝的律法极严,若官府发现流民,轻则充为隶臣妾,重则发配边疆,服徭役、兵役。

    而且秦朝有“连坐”,一人犯罪,全族都要被株连。

    刘邦的手下大将彭越,就是出身于巨野泽的大盗。

    按照秦律,他的宗族都要受到株连,所以宗族少年百余人都“往从彭越”。

    黄贺对于秦朝的律法还不是很适应。

    究其原因,是他穿越的地点很奇妙。

    骊山,刑徒。

    那可是整个秦国流民聚集最多的地方。

    在骊山,没有法律,只有最原始的劳作。

    黄贺现在都在庆幸,当初降临骊山的时候,没有人把自己给举报了,然后骊山的监工一来,自己穿越的命运便到此结束。

    或许正是因为骊山的刑徒,黄贺才有了发展的资本。

    黄贺甚至都在想,如果当时是自己振臂高呼,会不会也跟陈胜、吴广一样,来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黄贺摇了摇头,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去。

    自己本来只想小打小闹,没想到搞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就是一个人说的那样,有些时候,不是个人要往前走,而是身边的人推着你往前走。

    这就是大势所趋。

    历史上,许多人的成功,其实是偶然。

    真正能成大事,坐上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的,很大的成分是运气。

    俗话说,天命所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