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摇黄十三家,又一名贤臣

    第175章 摇黄十三家,又一名贤臣 (第1/3页)

    “夔州而今主要有三方势力,分别是我大明官军、张献忠部偏师及贼寇摇黄十三家。

    盖因夔州多险山恶水,不论是官军还是贼寇,都很容易据险地坚守。

    故贼寇难以攻占夔州全境,而我大明也难以将贼寇尽数剿灭驱除。

    不过说起来,其中摇黄十三家主要活动于夔州、保宁两府交界,通江、东乡一线以北的大片山区。

    其军势盛时,  即可东进广元,西驱开县,南下营山。

    若是被官府围剿得紧了,便会缩入大小巴山的崇山峻岭中,乃至北上汉中。

    因此,摇黄十三家虽是起于崇祯初年,却始终没能剿灭,  反而因一次次围剿令四川兵力渐弱。”

    龙文光说道这里就停了下来。

    朱媺娖则问:“这摇黄十三家以谁为首,可知十三家贼寇的详细情况?”

    龙文光苦笑道:“回禀监国,  摇黄十三家实则并不止十三股贼寇,究竟有多少股,又以何人为首,臣也不清楚。”

    朱媺娖没问了。

    因为另一边郝光明已经给她念起了摇晃十三家的资料。

    她这才知道,摇黄十三家跟张献忠关系匪浅。

    乃是崇祯七年张献忠入川时留下的两名流寇首领姚天动与黄龙(都是化名),勾结川北当地山贼、盗匪、土豪所组成的。

    哪怕崇祯八年至崇祯十年的中原大战让姚天动、黄龙一个战死、一个被俘至京城活刮,他们留在川北地区的贼寇也没被剿灭,而是以摇黄十三家的称号继续作乱。

    同时,朱媺娖更能理解张献忠为什么想取四川作为根基了。

    不仅是因为四川自然条件好,更因为他对四川很熟悉。

    据说张献忠年少时跟随父亲做小生意,就是往返川陕。

    崇祯初年他起义后,带着兵马转战各地,实际论起来曾三次大举入川。

    第一次是在崇祯七年,刚进来打下奉节,就被带着白杆兵赶来的秦良玉吓跑了。

    第二次是在崇祯十三年,  第三次则是在崇祯十七年。

    摇黄十三家虽是承自崇祯七年姚天动、黄龙建立的贼寇武装,  可在两人死后,  所谓十三家中的大小股贼匪不断生灭,  如今仍跟张献忠有关系的人估计都没几个了。

    所以,在大西军攻入夔州后,摇黄十三家不仅没帮大西军,甚至有的还跟官军一起打大西军。

    这也证明了另一件事,多年的剿匪进行下来,摇黄十三家和当地官军也有了勾结。

    而在后世历史中,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不久,几乎全川皆反,其中就有摇黄十三家,并且还是反大西军的一支主要武装。

    在郝光明讲述他所查到的“摇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