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如此旅伴,繁华入眼
第810章 如此旅伴,繁华入眼 (第1/3页)
在渡轮上一两日间,周培公就结识了不少旅伴。但若论了解,还是对左右铺间和对面的了解最多。
他左边铺间的旅客乃是两位在武昌做书商的堂兄弟,这次是专门去南京进书,顺带和几个作者约书的。
“多亏了朝廷实行三年小学义务教育,又在各地大办扫盲班、夜校,如今我大明识字之人可以说比比皆是。
再加上老百姓生活都变好了,这衣食不缺,便会为生活找些乐趣。若论乐趣,没什么比读书看报更实惠了。
这一份报纸,能让你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大事、四海趣闻。一册好话本则让人仿佛经历另一个人生,为其中悲喜感慨不已。
所以,自圣天子继位后,我们这书商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了。
我们兄弟俩原本只是传承祖业,在武昌经营一家普通书铺,这几年却是在汉口、汉阳、汉川、孝感、黄陂、黄冈乃至蕲州都开了分书铺。”
“哦,那两位可是大老板了呀。”周培公顺口恭维道。
至于老板一词,却是近几年从南方传来的,迅速流行。
“只是普通书商,算不得什么大老板。”堂兄唐玉章谦逊道,面上却难掩得意。
“据我所知,书商一般不都是自己印刷书籍吗?你们为何非要去南京进书?”周培公对书商行业并不了解,不禁好奇地问。
唐玉章道:“我们是以自己印刷为主,但有些书我们的印刷作坊却是印不出南京那边的质量来。
就比如说最新版的乡试、会试文科考点选集,又比如说由大明自然科学院承办的《自然科学》期刊,以及大明报历期自然科学特刊合集等。
这类书,一则我们没有获得版权,就不能印刷。二则,客人们往往喜欢购买南京岸边来的好质量书籍,即便是贵一些他们也乐意。
我们为了丰富书铺书籍,便要隔一段时间去南京那边进书。”
听此,周培公不由问:“那两位每次去南京莫非都坐这长江渡轮?”
“哈哈,”唐玉章笑了,“实不相瞒,这长江渡轮虽然出来有一两年了,可我们兄弟俩却是头回坐。
毕竟这去一趟南京,即便只算我二人的船票,往返就需要四十元。
若是带上进的书籍,我们还要再多交一比运费,其实是有些划不来的。
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