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何为仁(下)

    第130章 何为仁(下) (第1/3页)

    卢象升忍不住问道:“敢问陛下,圣人之仁,书上之仁,我等心中之仁,与天下百姓所需要之仁有什么不同呢?”

    朱由校沉吟片刻道:“圣人之仁和书本之仁,都是要我等泛爱众,要有恻隐之心,所以诸位见到蒙古俘虏做苦役,便也泛爱众,便也动了恻隐之心,就说朕的所作所为不仁,还说朕应该用仁德去感化他们,可朕想问问诸位,大同的百姓需要这种针对摧毁他们家园,杀害他们亲人的凶手的泛爱众和恻隐之心吗?”

    众人听了这个问题,全都陷入了沉思,但朱由校却在他们没想明白之前,高声道:“答案很简单,他们不需要这样泛爱众,不需要这样的恻隐之心,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边关,也祖祖辈辈承受着鞑虏的掠夺,如果诸位去边关走一走,问一问,就会知道,边镇百姓与鞑虏之间,家家有深仇,户户有血债,所以如果朕如你们所说,不给这些蒙古人以惩罚,而是用仁德感化他们,那不仅仅是蒙古人会嘲笑我们愚蠢,边镇百姓更会伤透了心,请问诸位,让敌人嘲笑,让自家百姓伤心,这是哪门子的仁?”

    卢象升眼中带着一丝迷茫道:“陛下所言的确有理,可是如陛下所说,那岂不是圣人之言错了?”

    朱由校摇头道:“圣人之言当然没错,人生于天地之间,便要有仁爱之心,否则人人都心如蛇蝎,那人与禽兽又有何异?”

    宁溪闻言美眸一亮,觉得自己抓住了朱由校的漏洞,便高声道:“既然圣人之言没错,那么对那些蒙古俘虏施之以仁又有何不对?我辈读书人就应当以圣人之言为准,天下百姓也应该受圣人之教化,如果只是怕百姓心中不满,就违背了圣人之言,岂不是本末倒置?”

    宁溪的话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牛浩便立即附和道:“启奏陛下,学生觉得宁贤弟此言甚是有理,天下百姓本就应该遵循圣人之教化,岂可只为了一己之私仇,就违背圣人之言?陛下应该布仁德于外夷,百姓也应该顾全大局,如此方能彰显我泱泱中华之气度!”

    一众书生听了这话,竟然多数认为宁溪和牛浩的话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朱由校在场,他们没有大肆议论,但他们脸上的赞许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