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邓瑗

    第五十五章 邓瑗 (第2/3页)

?郑管事回来了?”

    邓瑗一张口,声音清澈动听,如同涓涓泉水般沁人心肺。

    侍女们吃吃笑道:“女郎,你快点去吧。”

    邓瑗面颊微微泛红,心里略有些忐忑,将弹弓和锦囊都交给侍女阿姝收好,步履匆匆,赶往书室。

    在婚姻这件事情上,她与父亲分歧严重,父亲觉得刘景性格鄙陋、才能不堪,对他多有不满。

    而邓瑗则认为既然两人有婚约,那么无论如何都要遵守约定。

    至于父亲所言刘景性格鄙陋、才能不堪,不知比之许升又如何?

    许升是建康年间扬州人,年轻时好赌成性,不治操行,连自己的母亲都奉养不了,而其妻子吕容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勤操家务,奉养君姑,常常流泪规劝丈夫。许升终被妻子感动,后来外出求学,获得了美好的名声,并被扬州刺史部征召为吏。

    吕容能做到的事情,邓瑗觉得自己也一定行,还会做得更好。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妙啊、妙啊……!”

    邓攸读罢忍不住拍案叫绝。难怪郑当言此诗得到南北士人一致好评,这是一首将作者才华、学识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佳作,可谓是金言玉论,字字珠玑。

    诗是绝世好诗,字亦是绝世好字,其所写之字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凛然有威。

    邓攸一见而钟情,爱不释手,连《熹平石经》都变得有些“食之无味”。

    郑当一旁说道:“这首《劝农》是小人离开前特意向刘郎君提出,送予主人作礼物,刘郎君当着小人的面,执笔一蹴而就。”

    邓攸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忍不住道出心底的疑问:“刘仲达有此才学,为何在襄阳时毫无显露?反而弄了一身污名?”

    郑当推断道:“刘郎君或许是有意藏拙,但他身上的污名却未必是真。小人与他相处多日,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刘郎君绝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