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谈判

    第三百零七章 谈判 (第2/3页)

    现在每时每刻对他们都至关重要,这时派人前往临湘请示刘景,只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现在必须自行决断,两人随即召集众将商议。

    褚方、蔡升、马周等人闻讯皆以最快速度赶来。至于刘修、刘亮、韩广等人则已随刘景北上。

    经过短暂而激烈的讨论后,最后众人决定由褚方、蔡升、习珍率领三千人,紧急驰援零陵。

    习珍是襄阳侯习郁的后代,其出身襄阳大族,性情严正,熟读兵法,去年跟随蔡瑁南下,被抛弃后率余众归降刘景。

    不过当时刘景势力还比较弱小,习珍并不看好刘景的未来,是以并未选择积极融入其中。

    事实证明他看走眼了,荆州军覆灭后,习珍心中再无疑虑,彻底倒向了刘景,此后不少襄阳系将领都在他的劝说下归降。

    褚方、蔡升、习珍行动神速,当天便领兵乘船南下。

    …………

    始安南郊,漓水河畔,交州军大营。

    张津心里认定零陵众吏不久之后就会前来迎接,毕竟自己身怀王命,又拥强兵,零陵众吏没有理由,也不敢拒绝自己。

    因此连日来他不断让始安进献酒肉、粮谷,与交州众将躲在营中饮酒作乐,几乎无日不醉。

    这天张津又喝得酩酊大醉,被左右僮仆搀扶着回到室中,躺在床榻,坦胸露乳,呼呼大睡。

    被派往泉陵的使者空手而归,欲见张津,可惜僮仆几次试图唤醒张津,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夜幕降临时,张津才转醒过来,得知使者独自返回,未能完成任务,立刻勃然大怒,待看过刘巴的长信,才脸色稍霁。

    对于刘巴“以和为贵”的建议,张津心里还是比较认同的,与刘景动武是下下之策,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才是上上之法。

    况且,真要动武,张津底气未必有多足,就像蒋琬分析的那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