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相遇

    第三百二十六章 相遇 (第2/3页)

情谊。

    “孔明,望你一路平安。”潘濬开口说道。他南奔刘景的意愿,比诸葛亮还要强烈,只是他目前已经出仕荆州刺史部,并且颇受刘表重用,一时难以脱身,他计划等到年末时再借疾请辞。

    两人之前已有过推心置腹的交流,因此诸葛亮深知潘濬心意,低声道:“盼大兄早归。”

    潘濬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粲体貌短小,不满七尺,仅到诸葛亮肩膀,忍不住叹道:“我若有孔明这样强健的身体,亦会南下,可惜我身体孱弱,受不得江南之地的潮湿瘴气。”

    诸葛亮道:“王君少时即成名,为天下所知,今年也才二十四岁,所谓‘三十而立’,王君又何必为此感到焦虑呢?我相信我们终会有再见之日。”说到最后,诸葛亮神色自信而又从容。

    王粲自然听出了诸葛亮话中深意,不由失笑道:“那我就在这里祝孔明早日遂志。”

    诸葛亮十来岁尚在学校时,便每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要知道,管仲、乐毅乃是古往今来寥寥无几的通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诸葛亮一个少年,居然狂妄的以管仲、乐毅自诩,闻者莫不付诸一笑,王粲自也不例外。

    诸葛亮微笑言谢,随后又来到两位姐夫蒯祺、庞山民面前。

    蒯祺眼下正在为叔父蒯越服孝,一身缟素,神情憔悴,看着诸葛亮的眼神满是复杂之色。

    诸葛亮知道蒯祺和刘景有着难以化解的恩怨,因此与两位姐夫交谈,只言亲情,不涉其他。

    庞统和从兄庞山民站在一起,对诸葛亮道:“孔明,你到了南方,要多多来信。”

    诸葛亮颔首道:“只要南北道路畅通无阻,自当如此。”

    最后,诸葛亮在岸边与所有亲友逐一拜别,和徐庶一并转身登上行舟。

    这时黄承彦亦主动结束了和女儿的谈话,从船室中行出。黄承彦天性旷达,高爽开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