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揽

    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揽 (第1/3页)

    李严为人孤傲、自矜,表面与甘宁寒暄叙旧,实则心里根本看不起甘宁这等粗暴好杀的武夫。只有诸葛亮这等东州士族出身的人,才能得到他的正视。

    不过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过诸葛亮之名,他二十岁后,就开始在各郡县供职,诸葛亮则在襄阳求学,两人完全没有交集。

    让李严感到诧异的是,诸葛亮实在太年轻了,他二十四岁出任一县之长,就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可诸葛亮明显比他还年轻,却被刘景拜为军师。

    对比一下刘表的军师蔡瑁,便不难得出诸葛亮在刘景军中的地位。李严看到的亦是如此,甘宁虽然贵为中郎将,可两人间占主导地位的,却是诸葛亮。

    “此人莫非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所以才不受年龄所限,被刘景破格提拔……”李严心里暗自揣测道。

    诸葛亮邀请李严入座,出言赞道:“自入夷道县界以来,见两岸阡陌交通,田壑纵横,百姓躬耕,勤于庄稼,不同于他处,虽未窥全豹,亦知夷道县长,定是一位有治民之才的能吏。”

    “不敢当……”李严面露苦笑,他少习申、韩之法,为政严刻,且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才将夷道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坏就坏在亲力亲为这点上,他若老老实实待在夷道城中,岂有今日之祸。

    “足下不必自谦……”诸葛亮摇头笑道。之后随着不断的交谈,诸葛亮心中对李严也越发欣赏。

    荆南土地之广袤,不逊于荆北,可若以人才而论,则逊色远矣,似李严这等青年俊杰,放眼整个荆南,也是寥寥无几。

    诸葛亮欲为刘景招揽贤才,道:“安远将军乃高祖苗裔,心系社稷,顺应民心,仗义而起,平定荆南,虽窦融保河西,无以过之,国家以为外藩。今安远将军奉王命讨不庭,自将水步军五万,进围江陵,命我率一万偏师西进。枝江已不战而降,足下又为我所擒,夷道眼下群龙无首,不出意外,必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