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 (第1/3页)

    诸葛亮身体伏于书案上,全神贯注的盯着面前的豫章地图,其上详细记录了豫章、庐陵二郡之山川、县、乡邑、关要,乃至里程,制作极为精良。

    这幅地图过去一直收藏于豫章郡府主记室,诸葛亮叔父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诸葛亮少年时代就见过此地图,  后诸葛玄被朱皓所逐失官,将此图献给刘表,如今又辗转回到诸葛亮手中。

    这幅地图诸葛亮已研究不下千百遍,特别是近期以来,更是将此地图置于寝室内,早晚观看研究,  上面每一处山川、城邑,  诸葛亮皆烂熟于心,就算让他重新绘制一幅,想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很多人都以为,刘景亲自率领的水陆大军,将是攻打豫章的主力,实则不然。

    根据己方打探到的情报,江东军去年江夏大败,死者万计,丧舟数百,尽管损失惨重,却也从黄祖那里获得了拍杆技术。

    目前江东军战船已大量装备拍杆,尽管尚未经历大战考验,但在技术上已经与刘景军没有差别。加上江东军将士惯习水战,如果在江上与之硬碰硬,就算取胜,也是伤敌一千,  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因此,刘景率领的大军,  目的不在攻打豫章、庐陵,  或与敌人决战,其主要任务有二:

    一是夺取豫章北部重镇柴桑,将孙贲、太史慈兵力引出。

    二是扼守彭泽,封锁长江入赣入口,挡住孙权的水上援军。

    这两个任务,都是为了给真正的主力创造进攻的有利条件。

    没错,此次攻打豫章、庐陵的主力,正是诸葛亮所率之军。他将率领兵船万人归长沙,而后会合荆南之众,出醴陵,由陆路进攻豫章腹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景调裨将军蔡升、黄忠,中郎将刘亮、魏延、霍峻、单日磾、习珍等七将,归入诸葛亮麾下。又调南郡太守徐庶、参军杨仪、刘敏、司直司马芝等,参谋计议。

    刘景率领数万大军给诸葛亮打掩护,做陪衬,又尽遣猛将谋臣辅佐,其信任至此,可想而知诸葛亮身上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此战只许胜,  不许败,否则诸葛亮都没脸回去见刘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