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 (第2/3页)

  “军师,到津乡了,渡口有人相迎,似是徐南郡。”

    诸葛亮边看地图,边思考策略,神情异常专注,连杨仪进入庐室都未察觉,直到后者出声。

    诸葛亮一听徐庶来迎,立刻起身出庐室,立于甲板,果然看到渡口聚集了一群人,为首者脸庞隐隐可见,正是好友徐庶。

    船只一靠岸,诸葛亮就迫不及待的下船,与徐庶握手言欢,两人上次见面还是正旦之时,一晃大半年不见,分外想念。

    寒暄过后,诸葛亮笑着问徐庶道:“俗语云:‘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守、刺之令,犹胜天子之诏。元直在南郡,专政一方,信理庶绩,举善除恶,威福由己,今却入我麾下,受军旅奔波之苦、策画筹度之累,不知心中可否有怨气?”

    徐庶没有在意诸葛亮的调侃,淡然回道:“孔明还不知我的志向么,乃辅佐将军以成王霸之业耳。将军认为我治郡有益,我便治郡,将军认为我治戎有益,我便治戎。在我心中,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又何谈怨气?”

    “相交至今六七年,元直之言,总能予我启诲。”诸葛亮先是感慨一声,接着夸赞好友道:“元直刚毅明断,处兹不惑,明于将略,有你在旁助我节度军戎,规画分部,我可无忧矣。”

    徐庶笑道:“我今为孔明帐下吏,孔明认为我可任,只管吩咐便是。”徐庶知道渡口人多眼杂,绝口不提军中之事,问诸葛亮道:“孔明进不进江陵?”

    诸葛亮肃容道:“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幕未施,将不言困,总之,为将者当与士卒同也。我为一军主帅,安能弃将士于野,独自入城中休息?”

    徐庶早知道诸葛亮不会同意,道:“我已命人在津乡备下饮食,将士上岸,即可就餐。”

    诸葛亮称谢。就像他之前所说,将士用餐,他方用餐,将士安寝,他方安寝。次日,诸葛亮即率军登船,顺江而下长沙。

    …………

    却说刘景在猪口与诸葛亮分别,继续沿汉水而南,至夏口,甘宁、刘祝皆驻军于此,黄祖亦率江夏文武,自沙羡赶来迎接。

    刘景看着胡须花白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