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飞燕出场

    第九十三章 飞燕出场 (第2/3页)

算只分八成,

    千万入账?很难凑么?

    十天不成,那多等一两个月总行了吧?

    京城这么多外地客商,不都得去奇珍阁进货?

    玻璃造物的销售狂潮。

    短时间,可降不了温。

    老天爷,想想这笔天文数字的钱财。

    在场的重臣们,就激动得发抖。

    不加征赋税,不搜刮百姓。

    就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买卖。

    皆大欢喜!

    还有比这更光明正大的来钱路子么?

    相当于两年的国库总收入啊!

    咱们大晋,终于不差钱了!

    这些人虽然不懂现代经济规律。

    可他们也意识到了。

    这肯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原本这笔过千万的银子,都是死钱。

    被各大家族,宗门和豪商铸成银冬瓜。

    藏在自家地窖里蒙灰呢。

    也不知道人家积攒多少年。

    有可能是一代人。

    甚至几代人。

    现在呢,这笔钱到了朝廷手中。

    司马铭的腰包鼓了,国库将前所未有的充盈。

    朝廷会存着这些银子么?

    当然不会。

    他们,不过是顺手财神罢了。

    接下去,肯定要大规模的募兵,发放军饷。

    大肆购买铁矿和粮秣、以及各种物资。

    打造兵器,南灭陈国,北拒辽人。

    这得惠及多少人?

    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更多?

    钱流动起来了,就成活水了。

    一两银子可能撬动十两银子的市场。

    那些豪商、家族,宗门亏本么?

    不会,他们总会分掉最大的一块蛋糕。

    当然,无数的大晋百姓,也会跟着收益。

    所以。

    不是每一次战争,都是祸国殃民,吃大亏的。

    除了有人战死,北地的百姓遭受无妄之灾之外。

    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是能获得很大好处的。

    辽国太强大了。

    大晋不能左右辽皇耶律阿保的想法。

    人家要打进来。

    大晋只能奋起抵抗!

    伤痛,在所难免。

    时间总会抚平一切。

    前提是,大晋必须要有钱。

    什么反攻,什么战后重建……

    都将不是问题!

    扯远了。

    司马飞燕的嗓音很有磁性,扇动力比起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