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负重而行

    第二百一十八章 负重而行 (第1/3页)

    杨辰站在山脚下,望着络绎不绝的难民队伍,大感头痛。

    战争,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背后的荒山,因遍布香樟树而得名。

    郁樟山。

    属于京畿卫南县。

    上面还有个军城滑州,距此百里。

    滑州跟江北的大名府,隔河相望。

    万子忠也是一脸担心。

    “大人,这些百姓都来自滑州四县。”

    “辽人已经在白马渡大规模登陆了。”

    杨辰不用想都知道,滨江的白马县城多半已经沦陷。

    滑州的的班军、乡兵能有两三万就不错了。

    肯定全部收缩军城之内。

    尽管如此,滑州面对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辽国大军。

    一样凶多吉少。

    “后面还有多少难民?”

    “这些人,都去咱们飞燕城?”

    万子忠点点头:“长公主说能救多少,是多少。”

    “原本没这么多。”

    “滑州军城好像在故意鼓动难民跟咱们走。”

    “截止今日凌晨的通报,飞燕城已经涌入十六万难民了。”

    嘶?

    杨辰倒吸一口凉气。

    这路上一眼望不到头,也不下十万之数吧?

    滑州驻军和官员的做法,杨辰其实是理解的。

    他们多半没把握守住孤立无援的州城。

    涌进去那么多难民,不说吃住问题。

    一旦城破,大家都将沦为辽人的刀下之鬼。

    还不如趁着有时间,也有人收留。

    赶紧送走为妙。

    没准这大批的难民中,就有州城的居民和官兵的家卷。

    自己为国尽忠,战死滑州也就算了。

    总不能让家人也跟着送死吧?

    杨辰担心的是飞燕城的承受能力。

    原本的十万难民才勉强安置下来。

    大部分进了军营,一半儿去了各大作坊。

    剩下人负责修房起屋,做点小买卖啥的。

    新房子也逐步竣工,好歹大家不需要住避难屋了。

    可现在,一下子涌进去二三十万人。

    对于东宫年轻的管理班子来说。

    是个严峻的考验。

    因为这些京畿地区的难民,只是暂时躲避兵祸。

    住几个月就得走,不会给飞燕城创造什么价值。

    相反的,你还得安置他们,提供免费的衣食。

    管理起来,更就是个天大的麻烦事儿。

    估计,司马飞燕现在都快急哭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