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政务学堂

    第四百八十八章 政务学堂 (第1/3页)

    河东光复,鞑子被赶出关外。

    一年的动乱,百姓死伤无数。

    房倒屋塌,田地抛荒,财产损失难以计算。

    可人总是活着,要向前看。

    在普通人眼中,沿街巡逻,城头值哨的黑甲明军,就是最大的保障。

    只要他们在,河东的安定繁荣,指日可望。

    除夕到了,太原府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换桃符,里里外外打扫卫生。

    “乒乒乓乓!”

    满大街的小孩子把竹子往火堆里扔,轻烟袅袅。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杨辰住在府衙隔壁的一套大宅子里。

    这几天忙着迎来送往。

    寇确找来一大帮文人,量才取用。

    河东各府县开始正常运行。

    时值春节,距离太原近的官员,都免不了提前跑来给上官拜年。

    因为,他们还得在除夕当天赶回去,主持自己辖地的一些祭祀和庆祝活动。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一忙就是半个正月。

    文人是有骨气的。

    这些人哪怕知道明军主帅杨辰就住在隔壁,一开始也没人前去拜会。

    很简单,杨辰是太监嘛。

    越是厉害的阉人,越让人敬而远之。

    后来,寇确的大嘴巴还是把杨辰的真实身份泄露给几个好友了。

    比如吕梁二贤,晋地三老什么的。

    这些年纪跟寇确差不多的老头,都是当年大周的臣子。

    其中一个叫闫敬的老头,还曾当过礼部侍郎。

    二十几年前,他就是很有名气的大儒了。

    当然,其他老头的官职低一些,学问可不浅。

    他们全都是因为司马铭政变,才挂冠隐退,发誓此生不食晋黍的。

    这些老家伙当然不是为了求官而来。

    他们归隐多年,早就厌倦官场了。

    不过,谁没有子侄门人呢?

    如果是太平时节,让后辈自己凭本事吃饭好了。

    可经过辽人这么一闹,这些人东躲西藏,餐风露宿,活下来都不容易。

    如今,忽然听说大周太子尚在,明军竟然是太子殿下的秘密军队。

    那还不来看一看?

    顺便给子侄、弟子们找点出仕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