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

    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 (第1/3页)

    不过杨峥在这方面的能力终究有限。

    讲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

    但孩子们却听得津津有味,或许是身份使然,杨峥站在营中,就对他们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除了讲故事,还组织骑马、射箭、围猎等活动。

    十一二岁的孩子,对这些的兴趣比读书大多了。

    杨峥干脆不讲故事,每天花两个时辰与孩子们一起活动。

    每次来还都带些肉和一些糕点。

    与孩子们的感情倒是突飞勐进。

    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读书习字至少要学会。

    西平最缺的就是会识字的。

    杜预手上有一批,马上要跟着他去西海管理草原。

    剩下的也全都在管理屯田。

    杨峥苦思冥想,忽然想起从今年夏天开始,关中的囚徒乞丐陆陆续续送到西平。

    这些人中有相当一批杀人放火的狠人。

    手上沾着人命官司。

    但更多的是因各种倾轧、内斗失败的犯人。

    司马懿的士族老臣集团与曹爽的新兴勋贵集团彷佛两个大旋涡,不知淹没了多少人家。

    一人失败,三族连坐。

    杜家若不是因为杜畿的功勋,夏侯玄的庇护,也是这样的下场。

    这些人中应该有大量读书人。

    杨峥忙令人去查访。

    果然,有两百七十三人。

    杨峥如获至宝,一一面谈,之乎者也的水平还不错,才干也有一些,经历了人生的浮沉,心性也大不一样。

    杨峥将他们全召入校尉府,辟为属吏。

    吏不是官,不用上报。

    可随意招募,形同杨峥的门客。

    这些人与杜预不同,在牢狱中遭受非人的待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对曹魏心灰意冷,甚至带着一丝恨意。

    对杨峥感恩戴德。

    而且这些囚徒身陷牢狱,都是一些被抛弃的庶族或者三四流小家族。

    其背景正对杨峥口味,不会像杜预一样,偏袒曹魏。

    儒家没有错,忠君也没有错。

    但要分时候分对象。

    若当朝天子是秦皇汉高汉武一类的雄主,杨峥绝无二话,为大魏抛头颅洒热血。

    然而经历了骆谷、武功城等等一系列的挫折之后,杨峥热血还在,但心却凉了。

    底层将士的热血和忠心一文不值……

    有这些人教导青营,杨峥也放心,算是解了西北的燃眉之急。

    为了报答岳父夏侯玄的恩情,杨峥努力滋润夏侯才女。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夏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