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风烛

    第两百二十五章 风烛 (第2/3页)

    司马昭转身与六七名护卫一起离去。

    郭统的眼神逐渐变得阴沉起来,低声道:“父亲就这么放他走了?不妨扣留他,以为人质!”

    “你想作甚?”

    “司马昭若回返洛阳,必引大军前来,再与邓艾、胡家东西夹击,我父子死无葬身之地,郭家亦会被夷三族!”郭统痛心疾首。

    郭淮却沉吟起来。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嘉平元年十一月,魏帝下诏,司马懿平定淮南王凌之叛,功勋卓着,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参拜不名,司马懿固辞之,奏请升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

    帝许之。

    又因司马懿多病,于洛阳立庙,增司马懿食邑五万户,司马氏子侄封侯者十九人,皆掌曹魏机要,四方权柄。

    每有大事,天子亲至司马府中征询意见。

    长安之事很快就传至洛阳。

    洛阳虽未下雪,但天沉的厉害,寒风终日呼啸。

    司马懿自寿春回京之后,时常梦见贾逵与王凌披发浴血站在面前,病体不觉沉重,幸有宫中御医为其疗治,倒也能支撑下去。

    “父亲派去的步骑被人截杀,未留活口。”司马师帮司马懿盖上一层锦裘,又把炭火拉近了些。

    南阳进奉的银炭点燃后,没有丝毫烟气。

    火焰持久而温和,正适合司马懿养病。

    “你、意下如何?”司马懿的话中带着沉重的鼻音,

    像是炉中的银炭,随时要熄灭,但就是不灭。

    司马师道:“当年在雍凉,儿与郭伯济多有交集,一向沉稳,绝非鲁莽之人,而且,为了一个女人而舍弃郭家,智者不为。”

    当年夏侯徽与司马师也是鸾凤和鸣,生了五个女儿,却依旧死的不明不白。

    后续弦吴氏,在吴质没落之后,果断休弃,迎娶逐渐崛起的泰山羊氏。

    以己度人,司马师当然认为郭淮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反目。

    “不过,郭伯济乃士族出身,受文皇帝重恩,掌雍凉兵权,其心未可知也,不可久悬于外,当徐图之?”司马师说的很含蓄。

    司马懿在时,郭淮当然不敢妄动。

    司马懿若是不在了,则其心未可知。

    这些年,郭家也开始盘根错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