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取字

    第两百八十七章 取字 (第1/3页)

    “你要取字?”杨峥瞥了一眼刘珩。

    刘珩非常认真的点头,“羌胡都有名有字,我却没有,好歹咱也是西平第一猛将,现在西平没有字的,出去都没脸见人!”

    “你说什么?”杨峥呆了呆。

    “没有字的,出去都没脸见人。”

    “上一句。”

    “羌胡都有名有字,我却没有,这如何使得?”这厮绕来绕去的。

    “我怎么不知道你是西平第一猛将?”

    刘珩抓了乱糟糟的头发,干笑两声,“某之武勇,军中人尽皆知。”

    杨峥气乐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厮天生神力,再配上一杆狼牙棒,一力降十会,上去就是一阵猛砸,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

    “你问过蒙虓了吗?”

    军中与刘珩过两招的,只有蒙虓。

    当然,在杨峥看来,周旨或许也能跟刘珩争上一争。

    “再过三年,蒙虓也不是我的对手。”这厮脸皮厚归脸皮厚,说的却是真的。

    他才多大年纪?还未到巅峰。

    两军交战,千军万马,明枪暗箭,个人武勇不能说没有作用,但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当年陇西狄道人王双号称勇冠三军,还不是死在魏延刀下?

    但这也不是说,单打独斗,魏延一定就强过王双。

    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一如当年关云长万军之中取颜良人头,前提条件是,颜良中了荀攸的声东击西、轻兵掩袭之计。

    “行了行了,王双猛不猛?有空多读读书,那才是真正的万人敌,对了,你刚才说干嘛来着?”杨峥被气糊涂了。

    “求将军赐字。”

    “这样啊。”杨峥沉吟着。

    三年的稳定,积极引导,羌胡们逐渐在汉化。

    以前杨峥担心他们心向曹魏,现在则没有这个忧虑了。

    这不是有几十年前的大汉,先有董卓,中有魏武,后有司马父子。

    一次次的折腾下来,皇权已经脆如薄纸。

    大义名分在汉民中有些影响力,但管不到这些羌胡头上。

    而宣义司不是摆设,在各屯田、待归村寨一次又一次宣讲,谁给他们饭吃,谁让他们过上今天的日子。

    刘珩主动来求字,让杨峥忽然惊觉时间流逝之快。

    当初很多青营孩子,现在已经独当一面了。

    可惜杨峥肚子里的墨水不多,憋了半天,没想出个合适的。

    名、字,这在时代意义非凡。

    关云长、张益德、赵子龙、诸葛孔明、周公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