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弊端

    第三百一十五章 弊端 (第1/3页)

    东兴大胜后,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诸葛恪皆受之。

    嘉平五年春,距离东兴大战过去仅仅两个月,诸葛恪欲趁胜而席卷淮南。

    满朝吴臣皆劝阻,言士卒疲惫,民力不支,凭东兴之胜,江东二十年内无忧。

    诸葛恪心志已决,作书以回应满朝臣僚:……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霍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

    同年三月,征发二十万兵众伐魏。

    吴人骚动,皆怨诸葛恪,人心始失。

    二十万吴军北伐的消息,自然震动天下。

    司马师调太尉司马孚回洛阳,起洛阳、青徐兖等二十万大军,南下寿春。

    以司马望为安西将军,镇长安。

    雍凉的稳定格局撕开一个小小缺口。

    蜀姜维亦率三万之众出石营,直扑南安。

    雍凉与淮南同时燃起战火。

    如果在陇西打,杨峥还能插上一脚,在南安,杨峥就没什么心思了。

    这一年邓艾又是挖坑,又是修建坞堡的,已经在事实上堵住了杨峥东出之路。

    黄河以东,除了榆中,几乎都在邓艾侵占。

    就连榆中,也面临邓艾的三面包围。

    然而杨峥关心的不是雍凉,而是洛阳夏侯玄。

    按照杨峥的记忆,新城大战后,夏侯玄就卷进了张缉李丰的谋反桉中,被司马师株连三族……

    拉开淮南二叛的序幕。

    杨峥与夏侯止写了多封密信,冒着整个洛阳情报体系被暴露的风险,送到夏侯玄面前。

    只要他点头,愿意配合,至少有四成把握将夏侯玄弄出洛阳,然后前往邺城蛰伏,无论夏侯玄向西进入西平,还是向南进入淮南,以他的名望和号召力,都能给司马氏致命一击。

    天下拥曹者不是没有,士族也并非全部站在司马氏一边。

    然而夏侯玄终究是夏侯玄,不是伍子胥,也不是周勃,诸夏侯曹的血性与血气,早已所剩无几。

    与其说曹魏江山被司马氏窃取,还不如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