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退敌

    第三百一十八章 退敌 (第2/3页)

荣耀之中。

    吴军十二月大胜,一月打扫战场,二月返回建业,三月,便又要出征。

    士卒疲于奔命。

    诸葛恪好友聂友劝其加固在朝中的根基,言魏国权臣当道,久必起祸端,不如修养士卒,积蓄粮草,以观曹魏之衅。

    诸葛恪皆不纳,再次出击淮南。

    与司马师的战略明确相比,诸葛恪进兵淮南并无方略。

    最初只想掳掠江淮百姓。

    但东兴大战,淮南百姓十室九空,剩下的一成也逃亡淮北。

    吴军久掠而无所得,士卒越发疲惫。

    诸葛恪却沉浸在耀武扬威的喜悦之中,渐生轻视魏军之心。

    出兵两月,仍未找到重点。

    最终丁奉实在看不过去了,建议诸葛恪围攻新城,行围城打援之策。

    丁奉的话诸葛恪不得不重视,遂召回分掠诸军,围攻新城。

    但前后拖延,三月出兵,如今两个月过去了,已至五月。

    吴军陆续进围新城。

    但此时的新城,已非两个月前的新城。

    吴军二十万之众入寇,毌丘重被召回寿春,将城池交给乐方、马隆。

    马隆召集溃兵,择其精壮,拉起两千精锐人马,日夜训练,又组成城中老女老少,拆除城中屋舍,加固城防,伐城外之木,改进投石车五十,四面城池皆架设重弩。

    迁百姓入内城,集中所有物资,在外城墙之后,再垒砌一道内城墙。

    背后又有毌丘俭的鼎力支持,粮草军械大量送往城中。

    而马隆与士卒寝同榻、食同物,所有寿春送来的赏赐,一豪不留,皆分与众军。

    新城士气大振,马隆也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军心。

    东兴大败,其责任原本也不在士卒身上。

    溃兵们本来就是淮南精锐,与吴人有血仇。

    因此人人用命。

    新城守将原本是乐方,有一千部众,但乐方敬佩马隆,甘为其下。

    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三两次机会,有人抓住了,有人没抓住。

    一系列的遭遇没有压垮马隆,反而让他更加坚韧。

    而此时的诸葛恪也根本没将新城放在眼中,他的目光在寿春司马孚的二十万援军之上。

    东兴大战,吴军虽然疲惫,但士气正盛。

    魏军士气衰落。

    吴军上下对三千人戍守的合肥新城并不怎么上心,围而不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