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引荐

    第三百六十九章 引荐 (第1/3页)

    马循驱赶俘虏浩浩荡荡回城的时候,整个高昌城都沸腾了。

    百姓争相观看。

    连亲卫营也对马循刮目相看。

    强者自然敬重强者。

    杨峥领着一众西平将领出城迎接。

    马循远远就下马,捧着一颗人头拜在众人之前,“属下幸不辱命,斩阿罗多人头来献!”

    “马将军果然英雄过人!”杨峥接过人头,扔给一旁刘珩,扶起马循,“不愧是我汉家儿郎!”

    西北马氏由来已久,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不过这个名头被马超父子搞臭了,扶风马氏为曹操夷灭三族。

    马延祖辈早年随汉军迁至高昌垒,逐渐兴旺,成为当地豪强。

    拉拢马氏,就等于拉拢高昌豪强。

    听到杨峥赞赏,马循满面红光,“若非将军信任,循岂有今日之功。”

    大军入城,欢天喜地。

    马循这一战,也为杨峥解决了屯垦奴隶问题。

    西域的问题处理的差不多了,其他问题也不是现在能办的。

    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现在不准备返回事宜,大雪一落下来,回去就是个麻烦事。

    武威、西平才是根基,司马家的两大狗腿子堵在门口,杨峥也不安心。

    戊己校尉还是马延,只有他在,高昌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现在的西平处处百废待兴,有个精力投资高昌,还不如营建北地郡。

    马循自然是要带走的,一来这员小将的确让杨峥欣喜,二来,父子二人都留在高昌有些说不过去了。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

    当然,高昌的政务可以交给马延,兵权必须收归。

    杨峥将西面统制迁至高昌,留张特镇之,将那九千俘虏调为奴隶。

    至于府兵,则自行招募当地青壮。

    另外,西平也增设宣义司、九野营等机构,以便慢慢消化此地。

    所有事情处理的差不多,杨峥下令诸军轮休六日。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士卒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总是绷着一根弦,容易憋出问题。

    军营中欢声雷动。

    瞬间,高昌城也欢呼起来。

    这些饥渴的士卒出手就是宝石、黄金,直接晃瞎了掌柜们的势利眼。

    酒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