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兵临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兵临 (第2/3页)

    彷佛一群啸傲原野的狼群,森然的双眼盯着东南面的长安,也盯着南面的蜀军大营。

    一杆“镇西将军杨”的大旗在千军万马中高高竖起,似乎在雄视一切。

    自骑兵出现之后,长安城墙上忽然沉寂起来。

    无数人的目光看向这支耀眼的骑兵。

    杨峥挥了挥手,千军万马缓缓而动,青黑色的潮水向南席卷。

    大地缓慢而沉稳的震动起来。

    蜀军大营中也涌出一个步军阵列,刀矛丛立,大盾如墙,也颇为威武。

    杨峥领着百余亲卫甲骑上前。

    蜀军步阵瞬间分成两列,从中走出百余骑。

    最前一人银色明光甲,盔悬红缨,腰悬长剑,身躯挺的笔直,缓缓走到两军阵前,率先向杨峥拱手,“大汉姜维见过君侯。”

    这一年,姜维五十有六,年近古稀,而杨峥三十出头。

    一如两人背后的势力。

    蜀国已然迟暮,而凉州正朝气蓬勃。

    “大魏杨峥见过将军。”

    其实上,杨峥在气势上已经稳稳压过了姜维。

    气势其实就是实力的展现,没有实力再怎么装腔作势,心也是虚的,更不会得到别人的敬重。

    杨峥的背后是整个凉州,半个雍州,而姜维的背后却不是整个蜀国……

    “君侯带甲十余万,幅员数千里,有关山大河之险,何必再屈居司马氏之下?”姜维一上来就是勐药。

    站在蜀国的角度,杨峥自立之后,才能与他们真正结盟,共抗关东司马氏。

    也能让杨峥更吸引关东的仇恨。

    不过这一招对杨峥早就失效了。

    现在自立,便是自绝于曹魏,自绝于中原,丢掉了曹爽、夏侯玄赋予的政治遗产。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对任何时代都有借鉴意义。

    “哈哈,将军多虑了,吾家世受曹氏厚恩,又忝为夏侯氏之婿,家仇国恨未报,却自立于西凉,与司马氏何异?天下人亦将如何看吾?”杨峥笑道。

    司马昭都没称王,自己称了王,以后怎么骂他?

    司马家的这口大锅里面的黑料只会越来越多,杨峥准备吃一辈子,但凡司马昭干点什么缺德事,杨峥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