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问策

    第四百四十七章 问策 (第1/3页)

    姜维虽回到成都,却异常关注关中形势。

    每三日,必有前线消息传回。

    “难道杨峥真想攻打长安?”黄崇道。

    “王基乃曹魏宿将,杨峥不与他争,就只有先攻长安,吸引王基来援,但长安被司马孚经营数年,有后援在,更难取之。”夏侯霸认识王基,也更了解司马孚。

    早年王基为司马懿举荐,迁中书侍郎,因谏止明帝大兴土木,坐罪免职,后被曹爽提拔,出任安丰太守、河南尹,颇有政绩,但因看不惯曹爽的骄奢淫逸,而被邓飏一党疏远。

    高平陵之变后,王基因是曹爽征辟,又被免官。

    但很快就被司马懿大力提拔,先担任尚书,后出任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

    杨峥崛起于西平,夏侯霸就被调回成都。

    虽然不受蜀国官僚待见,但蜀主待其颇厚。

    日子也过的不错,在成都有了豪宅,娶了几房小妾,还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蜀中风土颇为养人,离开战场,夏侯霸面色红澜,人也发福了不少。

    “杨峥与司马氏恶战,对大汉而言,未尝不是好事!我军养精蓄锐,待他们兵疲粮尽,便可一鼓作气,收复雍凉!”黄崇想的比较远,胃口也很大。

    夏侯霸不吭声。

    姜维似乎也没什么兴趣,对身边从人道:“龚袭为何还没有来?”

    陈祗去世后,最有可能升任尚书令之人便是尚书仆射董厥。

    他在尚书台多年,历经诸葛武侯、蒋琬、董允、费祎时代,名望才干皆是上上之选。

    姜维若想领军在前方“恢复汉室”,后方就必须再有一个类似陈祗的人坐镇,上承皇命,中和诸臣,下接阉竖,调和内外,支持他北伐。

    不过最近呼声最大的却是诸葛瞻。

    不仅是朝堂之上,民间的呼声也大。

    还有汉中都督胡济、庲降都督霍戈暗中支持。

    如果不是阎宇接替了宗预,出任永安都督,恐怕蜀国的三个都督,都会支持诸葛瞻。

    荆州系在蜀国权柄之中可见一斑。

    至于诸葛瞻,与诸葛恪一样,年幼便有聪慧之名,后娶公主为妻,授为骑都尉。

    朝堂每有政令惠及百姓,百姓皆奔走相告:葛侯之所为也。

    是以诸葛瞻年纪轻轻,未有功勋,便美名流传。

    “回禀大将军,董仆射身体染恙,今日谢绝见客。”门人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