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将变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将变 (第1/3页)

    王经一回到洛阳就直接面见皇帝。

    二人相顾,泪流满面。

    “陛下何必以神器授予他人?杨兴云托名魏臣,实与司马氏一般无二。”王经作为关东寒门士人,早年是与许允齐名的名士,对杨峥的印象也不好。

    也只有这样没有背景的人,才会真正的忠于曹魏,忠于皇帝。

    “这大魏还是朕的吗?”曹髦反问道。

    王经一时无语。

    李昭、焦伯二人亦神色暗然。

    曹髦年轻而俊朗的脸上爬满了仇恨,因此而狰狞,“司马昭不是想做晋王开晋国吗?朕就封一个秦王、秦国压在他头顶上,让他时时刻刻记着冯翊大战之耻!”

    王经没想到皇帝对司马家的仇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皇帝,能忍辱负重到今日,已经难能可贵了。

    从他继位之初便想方设法的匡扶大魏,却一直在孤军奋战。

    “臣无能!”王经惭愧不已。

    “非卿无能,是朕无能,想太祖武皇帝、世祖文皇帝上马横槊、下马谈论,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皇机,克成洪业。朕受制于宫闱之间,令不出皇城,为先祖蒙羞,时至今日,朕有何颜面苟活于人世?”曹髦脸上浮起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沧桑起来。

    以前王经还劝他隐忍,但现在怎么都劝不出口。

    司马家磨刀霍霍,朝中爪牙闻风而动。

    劝封晋王之议甚嚣尘上。

    而且此次明显与以往不同,几个大士族都默认了。

    高柔、王观等几个八九十岁的老臣全都站出来为司马昭摇旗呐喊。

    不是进位晋公,而是直接进晋王。

    郭太后也变得沉默起来。

    曹髦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不断在耳边聒噪相国如何贤德,以相国的功勋,若不封晋王,天下不服。

    忍无可忍,曹髦才传出密诏封杨峥为秦王。

    “陛、陛下万不可鲁莽……”王经虽是名士,其实也仅仅是中人之姿,无法襄助曹髦。

    】

    中原有才干之人,绝大多数出于士族,争先恐后投入司马家。

    “卿勿多言也。”曹髦一脸的萧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