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勋、爵

    第六百一十九章 勋、爵 (第1/3页)

    十天之后,武卫营、骁骑营各抽调五千精锐再次启程。

    这一次,杨峥让秃发树机能、彭护、姜伐野都跟着去了。

    三人都会游牧,也知晓草原部族的习性。

    春夏漠北到处是草,牲畜不愁吃,因此可以到处迁徙,但进入冬天,能让他们跑的地方就不多了。

    关中都冷成这样了,更何况是漠北?

    一万骑兵,三万战马、驽马,还有驼队、马车拖着御冬用的毡蓬、羊裘等物。

    反正一个大原则,中军不能总待在中枢,要撒出去。

    既然是中军,就要战力最强。

    不愿吃这个苦的,可以办理退役,好聚好散,军中不养闲人。

    秦国的十万中军,全部要能打恶战、苦战。

    不然对不起这份待遇。

    好在这时代的人普遍能吃苦,在西北,无论是羌人、氐人、汉人、秦胡都是优秀兵源,不惧苦寒。

    别的不敢说,若论兵源之优秀,恐怕天下无人能跟秦国相比。

    就算是辽东三部也不行。

    幽州突骑已经证明不是秦国铁骑的对手。

    秋收之后,襄阳之战仍在继续,司马昭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个战略重地、天下要冲,而东吴诸将也知道这是最后一个机会。

    东吴难得这几年没有厮杀,孙休有暗弱之名,但没有随意举起屠刀,吴国没有流血,国力虽不是顶峰,但也好过前些年。

    这一次拿不下襄阳,以后就更没有机会。

    贾充入驻樊城,督造水寨,修建战船,给了丁奉极大压力,不得不转身,继续封锁汉水。

    丁奉一走,襄阳城的压力顿消。

    施绩、步协、吾彦几人大眼瞪小眼。

    步家与施家不合,陆家与步家不合,施绩也要防着声名卓着的陆抗,陆家在孙权时代就一直被打压,从大本营武昌迁到柴桑,从柴桑迁到西陵,每一次都是一次削弱。

    但地位削弱不等于实力削弱。

    陆家部曲战力只在丁奉之下,毕竟他们是陆逊一手调教出来的。

    以陆抗的家世、名声,严重与现在的职位不匹配。

    吴军内部一团乱麻,各怀鬼胎,襄阳若是能攻下才是出鬼了。

    太原方向,马隆坚壁清野,收缩兵力退入晋阳城,在狼调布下重兵,构建层层营垒,维持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