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暖冬

    第六百三十四章 暖冬 (第2/3页)

可轻图,而司马亮最为庸碌,又立功心切,诈降计可用于他身上,破其一路,四路皆破也!”

    钟会当然不会每天无所事事,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知己知彼,熟知每一个将领的性格和才干。

    蒋斌终于放心不少。

    现在的他不求什么共享富贵,只求钟会这艘破船不要倾覆。

    不然就对不起麾下的几万蜀军。

    钟会亲自澜笔,写了一封辞藻华丽的降书,把司马亮吹成中原的中流砥柱。

    司马亮收到信后大喜,四镇都督,司马亮的辈分最高,蒋斌向他投降合情合理。

    若是能拿到平定淮北的功劳,司马亮也能在司马昭面前腰杆子挺直。

    临晋。

    以前进入十月,天寒地冻,但今年却不冷不热。

    “难道是个暖冬?”杨峥疑惑不已。

    “孩儿连续半月夜观天象,一月之内,不会有大雪。”杨宏道。

    老大杨毅有军职在身,老二杨武维持后勤,老三杨宏和世子杨旭就带在身边。

    杨宏自幼喜好天文,在青营中出了名的,又跟随嵇康、羊祜等人学习多年,数术天文越发精深。

    瑞雪兆丰年。

    暖冬对于这个时代并不是好事。

    意味着四时混乱,不是有大旱就会有大涝。

    而历史上三国末期,雍凉数次大旱,司马家又穷奢极欲苛捐重税,关西叛乱此起彼伏。

    再说雍凉这几年全都风调雨顺,太顺了,反而蕴藏了危机。

    “派人去华阴问一问孟观!”杨峥下令道。

    孟观也是天文高手,好几次精准预判了天气,为杨峥锁定了胜局。

    回信第二天晌午就到了,跟杨宏结论相差无几,未来一个月不会有雨雪。

    杨峥警觉起来,河东打不打无所谓,钟会救不救也无所谓,若是关中爆发大旱,问题就严重了,弄不好百姓又要逃荒至蜀地,辛辛苦苦的均田制会遭受重创。

    临晋距离长安不远,快马也就两三天功夫。

    杨峥把自己担忧写信给鲁芝。

    任何事都有备无患。

    即便今年不大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