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南下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南下 (第1/3页)

    拓跋力微几十年的威信,不仅在代郡好用,拿到草原上也是一样。

    使者所至,狼居胥山之南,大鲜卑山之西的中小部族纷纷南下。

    这几年草原日子不好过,黑灾白灾接连不断,牲畜和人都饿死不少。

    有一条活路,谁还管自己是什么族群?

    南下迁徙本来就是大势所趋。

    鲜卑乌桓当年聚居在大鲜卑山,一百多年来,不断南下,进入汉地。

    十月,草原已经寒风呼啸,裹挟着冰粒从北方罗荒野南下。

    这种天气比真正的冬天还要寒冷。

    一辆辆牛车向南而行,牛马都羸弱不已,仿佛不堪重负。

    牧民步履蹒跚跟在后面。

    有些老人直接栽倒在地,但没有人去搀扶,似乎每个人都将仅有的力气用在赶路上。

    “进入大秦之后,你们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秦王会分给你们土地,帮你们建好家园!”宣义令呼延拔用鲜卑话大声喊道,挥手让士卒扶起摔在地上的老者。

    “这些人不是鲜卑,似乎是蠕蠕!”校尉杨千刀提醒道。

    蠕蠕是音译,与鲜卑、乌桓一样,也是东胡的一个分支。

    鲜卑人和匈奴人一向看不起蠕蠕人,认为他们智力低下……

    “只要有手有脚,能出力就行!”呼延拔早已不是传统的匈奴人,精神上已经是汉人。

    自幼在武威长大,有幸入青营,转为宣义郎,因政绩卓越,被提为宣义令。

    呼延原是匈奴中的贵姓,这么多年早已汉化。

    呼延拔对秦国的热忱甚至在汉人之上。

    也只有大秦不歧视他们。

    宣义令只比地方太守和杂号将军略低。

    再往上就是宣义使,监督一州大小事务。

    不过杨千刀却有些不满,“大秦是我们打出来的,凭什么让这些人享福?这些杀千刀的贼子!”

    作为最早跟随杨峥的羌人,杨千刀优越感十足,他这个姓本就是随秦王改的。

    呼延拔正色道:“当年大王没有来西北时,伱们羌人跟他们有何区别?大王乃天降圣人,将来不仅要当汉人的皇帝,还要当草原人的皇帝,你今日有此言,明日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