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新都

    第六百六十二章 新都 (第3/3页)

    龙首塬距离长安不远。

    塬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新都的轮廓有了。

    各种大木巨石堆叠如山。

    古代的人都极端勤奋,给一口饱饭,全都玩命的干。

    秦国的气象也能在这些百姓中一窥究竟。

    虽然大旱,虽然百废待兴,但百姓却投入了极高的热情。

    仿佛在营建自己的新家园。

    有了土地,百姓就跟秦国深深的联系在一起。

    “秦王今年在并州又打了个打胜仗,灭了鲜卑国,取了百万牛羊,今天哺食加肉!”一个亭长模样的人大声喊道。

    霎时间人海欢声动天,一浪高过一浪。

    百姓的欢乐永远是最简单的。

    杨峥又视察了民夫的住处。

    略有些低矮,木头土坯茅草简单修葺,里面铺满了厚厚的干草,这就是他们过冬的床铺了。

    官府提供伙食,一人做工,全家都能跟着喝上一口粥,偶尔能领到麦饼。

    “这也太寒酸了吧?”刘珩哼哼唧唧道,不怀好意盯着索靖。

    嵇康负责建城,管理却是索靖。

    刘珩这眼神背后的意思就是索靖一定捞了不少。

    不过龙首塬聚集了四五十万的百姓,能这么短时间为他们提供住处,不用挨饿受冻,已经不错了。

    跟刘珩的豪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杨峥斜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几十万人没有人冻死饿死,已经是大功,你若有本事,你来如何?”

    刘珩双手连摇,“臣、臣没这个本事。”

    索靖一脸泰然,“这些茅屋是臣故意修建的如此寒酸。”

    “哦,这是为何?”杨峥道。

    “旱灾只是一时,他日风调雨顺,这些百姓还是要回去耕种,住的好吃的好,有些人就不愿回去耕种了!”

    “幼安思虑深远!”杨峥也明白了。

    这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农耕之上。

    不耕种,这几十万人就是一个庞大的负担。

    旱灾总会过去,新都迟早会建完,到时候他们衣食无着,就是一个不小的隐忧。

    不是杨峥不想对百姓好,而是要顺应人性、切合实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