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多难

    第六百六十九章 多难 (第1/3页)

    到了五月,司马炎和孙皓都磨刀霍霍,准备狗咬狗。

    杨峥正准备看一场好戏,却没想到关中又出事了。

    逢旱必起蝗。

    虽然三月有一场暴雪,但持续的时间太短,没有冻死所有虫卵,便迅速进入春季。

    蝗虫也跟着复苏。

    关中各县都出现大批量蝗虫的迹象。

    杨峥一阵头疼,关中还真是多灾多难,手下地盘除了关中,也没有其他地方更适合建都。

    不过此次蝗灾只是初发,地方官吏尽职尽责,提前发现迹象,最终上报到杨峥面前。

    旱灾只是祸害一地,蝗灾若是起来,从关中蹦到汉中、河西,从汉中蹦到蜀中、陇右……

    去年旱灾,今年若是再来一场蝗灾,均田制也就崩了……

    百姓肯定提桶跑路,逃回蜀中。

    杨峥记得历史上司马炎上位之后,关中也是旱灾连着蝗灾,雍凉汉人、鲜卑人、氐人全都揭竿而起,叛乱此起彼伏。

    杨峥算是赶上了,为司马家背了个锅。

    “旱灾蝗灾,皆是上天示警,大王当修仁德之政,以百姓为重,戒杀戒伐。”杜宽领着一帮文人七嘴八舌道。

    杨峥瞪大眼珠子,自己够烦的了,这些人还来添乱。

    这年头若是放下屠刀,还不早被人大卸八块了。

    “孤还不仁德?”杨峥气道,暗忖自己没怎么祸害百姓吧?

    要说祸害,也就祸害了周边异族和士族门阀。

    杜宽也是世族中的一员,屁股决定脑袋,自然是要为士族说话的,“大王动辄兴数十万大军,劳师远征,百姓苦不堪言,民心积怨已久!”

    如果不是看在杜预的面子上,杨峥真想把他发配朔方、居延,或者南中,让他去戒杀戒伐。

    蝗灾出现,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倒是先来借题发挥。

    老天爷真有眼,历史上司马家就不会坐稳江山。

    “既然百姓苦不堪言,那就劳烦杜公去河曲、西海体察民情,抚恤百姓!”杨峥笑道。

    “大、王……”杜宽在长安日子过的逍遥无比,整日钻研儒家经典,也就往姑臧跑几圈,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