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形势

    第七百一十一章 形势 (第2/3页)

    但东吴机会太多了,淮南三叛就给了三次机会。

    吴国却一直被死死按在江东。

    吴国从立国之日起,就重病缠身,也是三国中第一个与士族妥协的。

    这些年,吴国的内卷也是最激烈的,每换一届,就剃一波头颅。

    丁奉的死,未尝不是因为此。

    钟会有机会吗?

    当然有,不过,不把吴国从上到下清理一番,江东永远没资格加入未来的争霸游戏当中,最多也就捞一把,占占便宜。

    这就要看钟会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吴国眼下的局势说穿了,其实就是陆家与钟会共治的局面,钟会要整合内部,陆家就是一个迈步过去的坎!

    “陛下所言甚是!”卫瓘捻须而笑。

    即便钟会有这个魄力已经没这个时间。

    杨峥示意庞青接着说。

    “战力上,晋吴都乏善可陈,司马骏、卢钦、王乂中人之资,唯石包颇为老辣,晋军的战力总体不强,低于边军,晋贼中军可战之精锐当在五万左右,不过陈骞、刘弘、王濬、唐彬手下士卒战力尚可。今年中原整体上丰收,虽有水灾疫病,但未动摇根基,晋贼行十三之税,因此府库充盈,国力还在上涨之中。”

    宣义司对中原作了全面评估。

    基本在杨峥的预料之内。

    今年秦国各地也是丰收,府库里面终于有了东西。

    长时间没有大战,一片祥和景象。

    丝绸、皮革、陶器、茶叶、书籍的贸易量持续上涨。

    人口迎来一波小爆发,街头巷尾,乡野村落,出现大量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长安城中百业兴旺,青楼酒肆,茶馆书楼,栉次鳞比。

    漠北部族、西域商贾、高原羌客,让长安城充满了活力。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嵇康规划的新长安格局太大,虽然有羯胡、漠西诸部的奴隶营建,但没有三四年,新都难以建成。

    别看现在的长安城又小又破,房屋的价格却涨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随便一间十几丈的小居,都要数千缗。

    好一些的宅邸,更是涨到十数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