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五营

    第七百五十三章 五营 (第1/3页)

    杨峥没想到自己只是撕开了一个缝隙,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比宣义司苦心孤诣宣传几个月都管用。

    还不用担心忠诚问题,因为没人会背叛利益,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肯定会跟司马家玩命。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

    司马炎父子鼓捣占田制,表面上让百姓得利,但实际上,老百姓能占的到好田吗?

    一块荒田不是撒点水就能种庄稼的,需要休整土地、灌溉、施肥等等,然后土力才会起来。

    这个过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百姓刚刚把田弄好,司马家和士族豪强的镰刀就来了……

    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占的过士族豪强?

    所以占田制本身就是伪命题。

    司马炎篡位之后,封了多少王爷多少达官贵人?

    这些王爷贵人们会不侵占百姓的田地?只怕他们不仅占地,还要抢人!

    所以处于底层的晋军和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前所未有。

    司马家不给,杨峥给了,人心自然就归大秦!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势。

    “好,朕给你们一个机会!”忽然之间,杨峥觉得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历史的大潮滚滚而来。

    北朝在不断试错中弄出均田制,为强盛的隋唐奠定基础。

    而南朝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壮大的士族一次一次向皇权发动了挑战。

    当然,均田制也有自身的很多问题,但无论如何,它是适应这个时代的,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热情。

    以现在中土的人口基数,均田制至少可以兴盛两三百年!

    至于两三百年后,则要看后人的造化和才智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形势。

    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

    历史虽然黑暗,但永远是滚滚向前的。

    “谢陛下!”

    欢呼声震耳欲聋,连风雪都为之辟易。

    “大秦法度严明,作乱之人,不可不惩处,你们自己出来,还是朕动手?”杨峥冷冷道。

    虽然情有可原,但这种苗头不可助长。

    不然动不动就作乱或者兵谏,大唐的牙兵岂不是提前到来?

    “此皆罪人一人所为,罪人甘受军法!”青年单膝改成双膝跪地。

    “好汉子!”刘珩赞了一句。

    身边的亲卫也多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