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律法

    第八百七十六章 律法 (第1/3页)

    杜预的封赏诏令送出,他的奏章也跟着回来了。

    “臣本戴罪之身,惶惶不可终日,幸遇陛下,方有今日,此生青史留名,再无憾事,陛下如此臣下,臣铭感五内,只是多年战事,焦心积虑,体弱多病,早已不堪重任……”

    不出意外,杜预把所有封赏全部推辞了,只求回乡静养,读书着述,颐养天年。

    与他一同请辞的还有羊祜,理由也差不多。

    羊祜在司马懿时代便多次推辞过朝廷的征辟,最后实在躲不过去了,才不得不出山。

    他们的心思杨峥心知肚明。

    杜预是担心树大招风,而羊祜对官职并不是很看重。

    不过,现在大秦百废待兴,还不是功臣身退的时候。

    汉魏以来的律法早已被士族豪强腐蚀的千疮百孔,早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大秦的律法,未必适应中原和江东。

    律法是治国之本。

    没有律法,国事就会渐渐沦为人治。

    杨峥觉得华夏几千年的沉疾就在人治二字上,人也是最容易被动摇的……

    “卿以为朕乃勾践乎?天下虽一统,然国中穷弊,前朝积弊甚多,正需卿等与朕缪力同心……”

    接连写了三封信,才让杜预心意回转。

    其实这也是司马家的遗毒之一,君臣之间的窗户纸被捅破了,就算杨峥心胸坦荡,杜预也是心有戚戚。

    杜预今年也才四十七八,年富力强,正是为天下苍生出力之时。

    杨峥怎么可能让他致仕?

    否则文武百官怎么看自己?

    信任是一步一步建立的,还好杜预也不是迂腐之人。

    这么多年的相处,与杨峥的关系非同寻常,君臣相知。

    至于羊祜,有几分试探的意思。

    羊家家大业大,迁到大兴,需要一个靠山,羊祜退了,羊家也就没落了。

    说实话,羊氏的其他人杨峥根本看不上。

    羊瑾、羊暨能力一般,羊秀跟斗富的王恺、石崇一路货色,早年被司隶校尉刘毅弹劾,但仗着跟司马炎是发小,走走形式,不久又被启用。

    羊家与司马家关系太亲密了。

    如果不是明哲保身积极配合大秦迁入关中,早就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