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进攻

    第九百二十四章 进攻 (第1/3页)

    七河流域,是七条从天山注入夷播海的河流滋养出来的土地。

    从东到西分别被赋以汉名,楚水、塞水、尹水、端水、镜水、雅水、兰水。

    如今,近十万大军分列雅水两侧。

    西面是康居、萨珊、乌孙联军,旗帜各异,衣着各异,就连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仿佛一群临时凑出来的乞丐。

    东面则是清一色的黑色骑兵。

    最前三千骑人人穿着铁甲,战马身上也披上了一层皮甲。

    后面的两万步骑严阵以待。

    军容极盛,面对两三倍的敌人没有丝毫慌乱。

    “夏王何不再拖些时日?敌军远来,粮草必入不敷出,一旦天寒地冻,必支持不住,届时追亡逐北,可令敌片甲不归!”

    在夏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一身盔甲难掩夏侯栩的儒雅之气。

    “要拖你们拖,某是等不下去了!”李庠左手提着长刀,右手挽着长槊,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杨毅一身明光甲,披着大红斗篷,骑着高头大马,更衬托出他魁梧的身躯,成为夏王之后,他身上的气势越发雄浑,也更具有领袖气度。

    在中原被杨峥的光彩遮掩,到了西域,才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光泽。

    “此地不同于中原,一马平川,短兵相接,大开大合,非勇者不能胜之,我们想在这西域扎下根去,就要打怕他们,打服他们,让他们从此听到大秦二字就不敢抬头!”

    “哈哈,兄长所言甚是!”赵雄大笑道。

    “那就杀的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庠满脸的横肉在跳动。

    这么多年一直顶着“小文鸯”的称号,实在有些憋屈。

    他比任何人都想证明自己不在文鸯之下。

    只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

    今日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次。

    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呜咽起来。

    康居骑兵先动了,浩浩荡荡的分成两股,在草原上分成两股,如同一张张口的巨口,想要吞下秦军。

    漫天遍野都是他们呼啸声。

    秦军也分成两部,步军结偃月之阵于草坡上,荒草漫漫,长矛如苇,大盾如墙。

    弓弩手在后。

    而一万余骑兵却簇拥着杨毅向东缓缓撤走。

    这给西面奔涌而来的敌军造成一种败退的假象,敌军越发疯狂的冲来。

    秦军步阵也随之慌乱起来。

    “妄动者,斩!”赵雄提着刀盾,与五百重甲步卒站在最前。

    高大的身影让身后的将士略感心安。

    “兄弟别慌,夏王绝不会弃我等而去!”

    “大秦从无逃兵!”

    “坚守本阵,敌军必败!”

    宣义使们安抚步卒情绪。

    除了少数乌孙协从军,大部分秦军步卒恢复镇定。

    因为杨毅的牙纛就矗立在草坡之上、步阵之中。

    狂风从东北面呼啸而下,带着罗荒野的寒凉扫过战场,荒草瑟瑟作响,镇定下来之后,一股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无数朵白云从头顶划过。

    不过从头顶划过的不只有白云,还有箭雨。

    两边的箭雨很快就遮蔽了天空,仿佛无数飞蝗从草地里窜上天空。

    噼噼啪啪。

    康居人的箭雨或砸在秦军大盾之上,或砸在前面三列甲士身上,偶尔有人发出惨叫,迅速被身后的袍泽拖了下去,然后下一人接替他的位置。

    如果杨毅愿意,也可以像康居人一样,几个月时间凑出一支五六万的人马。

    但他也如杨峥一样,兵贵精不贵多,走精兵路线。

    夏国秦军的装备极其精良,将士也都是剽悍的羌汉勇者。

    死在骑射之下者不足百人。

    但死在秦军弓弩手上的敌军,却有近千人!

    秦军的箭雨更大更急更勐。

    康居骑兵没有马鞍,放出一箭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射出第二箭。

    但秦军可以快速连射,蹶张弩、床弩、连弩、重弩、角弓、长弓……各种型号,全覆盖,射程远,杀伤力足。

    就连箭头也分锥形箭、破甲箭、倒刺箭、断喉箭、重箭、月牙箭……

    有的射人,有的射马。

    只要中了一箭,要么血流不止,要么拔不出来,要么随着战马的颠簸往肉里面钻……

    康居人的弓箭在这些利器面前如同稚童的玩具一般。

    夏国的背后是大秦。

    西平、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