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三角

    第九百三十七章 三角 (第3/3页)

足鼎立,互相制衡!”

    杨峥一拍大腿,“妙哉!”

    此举深得制衡之道,杜预虽然也有这个意思,却没有他这么细致完善。

    安西都护府设在大宛盆地,代表朝廷盯着中亚,也盯着河中与夏国,反过来,如果安西都护府走偏了,两个属国也可以反过来制衡它,相当于将三国格局搬到了中亚。

    力学与几何学中,三角关系最为稳定。

    权力格局也是一样的。

    这个架构同样适用于安东、安南、安北。

    杨旭这些年的成长令人惊叹,当皇帝,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能征善战,而是权谋、手腕,能不能坐稳江山。

    “好!”杨峥“老怀”大慰,“你觉得选谁去河中合适?”

    杨旭思索了一阵,“儿臣听闻八弟在青营颇有贤名,文武双全,派他去最为合适。”

    老八杨旻的外公正是蜀主刘禅,身边聚集着一众蜀中士人。

    杨旭选他当然不是头脑发热,正如杨峥所言,如果能力不行,无法应对河中内外复杂的局面。

    杨旻从青营出来,能力不会差到哪去,身边有人辅佐,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同时也能让蜀中士人心甘情愿的走出去。

    “那么立何国号?”杨峥完全放心了,杨旭是个合格的继承人,成熟稳重,思虑精深,大秦交到他手上,即便有些波折和挑战,他也能应付。

    “不如封为汉国如何?汉承秦制,魏承汉制,我大秦起于曹魏,亦出于汉也。”

    “汉国……”杨峥轻轻念了几声,甚是亲切。

    大秦西进,不就是为了开拓华夏文明圈吗?

    已经有了个夏国,不妨再立一个汉国!

    “甚好。”杨峥点头同意了。

    虽然新朝一般不会立旧国国号,不过蜀国的汉是他们自称的,曹魏从来没承认过,一直以蜀国名之,大秦承曹魏社稷,自然也不认同。

    不过刘家的血脉和杨家的血脉融合,在西域再立汉国,也是一桩美事。

    西域什么口号最震慑人心?

    当然是汉!

    书荒的兄弟可以去看看《锤汉》,多多支持一下新兄弟哈,给他点信心,当年兄弟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深知新人不易啊,每一个坚持的人都需要点鼓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