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发展

    第九百六十三章 发展 (第1/3页)

    嘴上说不管倭国之时,实则杨峥一直关注着东海形势。

    大秦不出兵,自然有大秦的难处。

    倭国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在这个时代也就金矿银矿值钱了,但把金银从深山老林里面运出来,也是一大难事。

    大秦要介入,肯定要灭了倭国。

    这其中的投入就太大了。

    作任何事都要讲性价比,劳师动众的出兵,收益却远远小于付出,如果遇到什么意外,葬送了大秦的安定局势。

    另外,攻下倭国又能如何?

    等于是间接让大秦的文明曙光照耀在倭国土地上,弄不好还让倭国提升了自己的文明等级。

    当然,倭国人口对士族豪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倭国男人普遍矮小,但他们的女人却出奇的温顺,成为大秦帝国风月场所的抢手货,豪奢之家也以蓄养三韩、倭国女奴为时尚。

    一开始还是掳掠,但后来逐渐变成倭国女人们想方设法的往大秦钻。

    国家强大了,就会形成虹吸效应。

    如今的大秦看中了谁家的土地,其实是他们的祖坟冒青烟了。

    比如林邑国,以前跟野人没什么区别,住着低矮的茅草屋,穿着破衣烂衫,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大秦灭了林邑之后,修建了一系列的港口城市。

    让他们从深山老林里面走了出来,过上了文明人的生活。

    当地土人也渐渐适应了新生活,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当奴隶是耻辱,现在则是荣耀。

    因为熬上十几年,就可以获得秦人身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庄园,穿上绫罗绸缎,受到秦军的保护,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渤海国也是如此。

    白山黑水里的野人,成为秦军的军奴,用他们的刀剑挥向自己的族类,靠同族的人头累积自己的军功,然后成为秦人。

    秦人的生活方式对他们吸引力太大了。

    坞堡、土炕、壁炉、煤饼、地窖、棉衣、棉被……

    夏天热不到,冬天冷不着,天一黑就搂着四五个婆娘大被同眠……

    这种冲击比宣义司宣传一百次都有效。

    辽北分封的田家、卢家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