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宫里的争端

    第十四章 北宫里的争端 (第2/3页)

著《九章算术》穷举法、假设法、排列法、方程法更加简单,甚至已经脱离了数学的思维,引入了文人观察常识结合的巧思。

    解题思路就是将所有脚数除以二,再减去总头数,就是兔子的数量,然后用总头数减去已经算出的兔子数量,便能得出鸡的数量。如此一来,埋首于经史子集的儒士磕磕盼盼才能解出来的鸡兔同笼难题,便在眨眼间即可解答。

    张毣得意洋洋的解题巧思,在卫弘听后,也是脑后勺一凉,再看着那张毣略显猥琐的笑容,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后世小学生的抖机灵吗!

    好在听着张毣絮絮叨叨没多长时间,就已经到了宫府吏的聚集地,围绕在成都城北边一大片连接的宫室之中,正南方便是皇宫,靠西侧一些便是相府,一众朝廷机构悉数聚集于此。

    这片连接成片的宫室俗称“宫府”,在官方用语中因地理位置而被称之为“北宫”。

    张郁最熟悉宫府吏的宫室布置,带着卫弘去了门房处。

    昨日军部调派的文书就送过来了,卫弘一报姓名籍贯,核对无误之后,门房小吏便将一块早已备好的定制腰牌递给了卫弘。

    这块腰牌就算是卫弘出入宫府、身为宫府吏的凭证了。

    卫弘接过腰牌,打量了一眼,铸造材料应该是铜制的,上面只刻着“宫府吏”三个汉隶,在下面还有自己的姓名,用的是刻印技法,看来这块腰牌还有着充当私人用章的功能。

    出了门房向里面走,就到了宫府核心处,里面的士子走动人数并不多,卫弘有些不解,便向张郁问道:“苍然,不是说每年招募的宫府吏有千八百的吗,怎么今日考核看上去人并不多?”

    张郁为卫弘解惑道:“有招募的也有外放的,就像我兄长这样,外放补了缺之后便销去了宫府吏的身份,毕竟宫府吏的俸禄着实不高。”

    “再者就是不来的,不精通数科考核的便放弃了。在外顶缺的手头任务比考核重要,毕竟宫府考核严谨,像拿高分不容易,但在外顶缺只要做好本职任务,若再有上官照拂,得到的评分定然是不低的。还有其他因为私人原因而不来的……”

    “若是遇到策论一类的考核,参加的宫府吏人数会更多的,因为做的好的策论,极大可能是要呈送给丞相面阅的,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卫弘听完张郁的这番解释后,颇为明白的点了点头,看来这宫府吏的管理制度还十分的弹性。

    “呦呦……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耕田郎张毣张远思吗,不好好待在少府里耕田,怎么有空来到了北宫了呢?”

    就在张郁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