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最强的矛和最强的盾

    第383章 最强的矛和最强的盾 (第1/3页)

    实际上,明末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它正处于欧洲军事技术全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说在明末之前中西方的军事技术并没有形成差距,真正拉开差距的时间段便是从明末到清末期间,西方的军事技术迅速实现了超越。

    在西方军事发展的过程中,火枪和大炮的普遍使用,不只使战争方式发生变化,甚至让进攻和防御的理念也发

    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防御体系成为了很多西方国家所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

    针对快速发展的火炮技术,中世纪高耸的城墙变得不堪一击,特别是在这样高出城墙上架设大炮,西欧薄弱的城墙根本无法承受己方大炮的震动,而这个时代的意大利人开始尝试将城墙放低,并且选择用壕沟的方式形成内壕墙,使得城墙可以充分运用地势和土壤的体量,吸收炮弹的动能,大幅提高了对应大炮的防御能力。

    而为了发挥火枪射击的直线效果,中世纪圆形的堡垒被淘汰,开始形成了一种星状的层层叠叠的军事建筑,它在壕沟之外还会用挖出的土堆填出冲击坡,星状角突出于防御线以外,从而增到了射击的角度和长度,可以使得防御方的火力能够轻松压制从野外来犯的敌军。

    当然,目前西方所流行的棱堡技术还并没有形成巅峰期,真正使得棱堡战术名扬世界的则是一个1633年出生的法国人——沃邦。

    此人虽没有在战场上直接指挥过一个军去作战,但却以其军事筑城方面的天才帮助打了许多胜仗,后来更是成为了法国的元帅,此人一生当中所构筑的要塞有一百六十个以上,其特点是强调了积极防御作战,后来更是创造性地发明了沃邦棱堡和沃邦攻城法,成为了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军事天才。

    沃邦的出现不仅使得棱堡要塞发扬光大,甚至对欧洲城市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中世纪的城墙演变为绕城壕沟,最后为远郊的要塞所代替,而城市的发展则失去了城墙的制约。

    林敬明白眼下大明的情况不能直接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